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这 3 种坚果竟伤血管?医生提醒男女老少都得少吃,快看看是啥

坚果,凭借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一直被视为健康零食的代表,适量食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比如核桃富含Omega-3 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巴旦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能保护血管内皮。但并非所有坚果都适合随意吃,有些坚果若食用不当或过量,反而会成为血管的 隐形杀手。医生特别提醒,以下 3 种坚果男女老少都得少吃,快看看你家零食柜里有没有!

一、盐焗坚果:高盐摄入,让血管压力山大

盐焗坚果是很多人追剧、聊天时的首选零食,咸香的口感让人越吃越上瘾。但这类坚果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食盐,部分产品还会额外添加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料,导致钠含量严重超标。

从血管健康角度来看,高钠摄入会打破体内钠钾平衡,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长期血压偏高会持续冲击血管壁,使血管内皮受损,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过量食用盐焗坚果会加重病情,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即使是健康人群,长期大量吃盐焗坚果,也会让血管逐渐失去弹性,为日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医生建议,尽量选择原味坚果。若实在偏爱盐焗口味,一定要严格控制食用量,每次不超过10 颗,且当天需减少其他高盐食物(如咸菜、腊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购买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优先选择钠含量低于 100 毫克 / 100 克的产品。

二、油炸坚果:油脂超标,堵塞血管加速器

油炸坚果,像油炸花生、油炸核桃等,经过高温油炸后,口感酥脆,香味浓郁。但这种加工方式会让坚果的脂肪含量飙升,原本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和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水平升高,这些物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血管会逐渐变窄,影响血液流通,引发冠心病、脑梗死等严重疾病。反式脂肪酸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的弹性,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

医生强调,应坚决避免食用油炸坚果。如果想吃坚果,推荐选择原味烘烤、水煮或生食的方式,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坚果的营养,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例如,原味烤杏仁、水煮花生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霉变坚果:黄曲霉素,血管的致命毒素

霉变坚果是最危险的一类坚果,由于其外观变化可能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坚果在储存过程中,如果遇到潮湿、高温的环境,就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不仅会损害肝脏,对血管也有极大的危害。

黄曲霉素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其代谢产物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导致血管壁的完整性被破坏,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摄入黄曲霉素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甚至引发血管破裂出血。此外,黄曲霉素对肝脏的损害会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功能,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间接危害血管健康。

医生提醒,在购买和食用坚果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坚果的外观和气味。如果发现坚果有霉点、变色、发苦或有异味,即使只是一小部分,也应立即丢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储存坚果时,要将其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也可以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防止霉变。

总之,虽然坚果营养丰富,但在选择和食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远离盐焗、油炸和霉变这3 种伤血管的坚果。健康人群每天食用坚果的量应控制在 25-35 克左右,大约相当于一小把的量。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确定适合自己的食用量和种类,让坚果真正成为保护健康的 好帮手,而不是伤害血管的 隐形杀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这 3 种坚果竟伤血管?医生提醒男女老少都得少吃,快看看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