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有个很大改变,再不对熟人或同学家长讲孩子情况,只做养育复盘。
因为发现告诉家长或熟人孩子的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传到孩子耳朵里了,搞得很被动和尴尬。
不知不觉中闲聊,就把孩子的各种情况都聊个底朝天,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反而给孩子带来了麻烦与刻板印象。
让熟人太过于了解自家孩子,无论是性格,还是脾气或是学习情况,原本是说者无意,可是听者有心。
话传来传去,可能就变了味,最终再回传到孩子这里,立马就要找我算账。
弄得十分尴尬,再加上我对人又十分真诚和坦白,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无论是别人问孩子近况,同学关系还是成绩排名,我都坦诚相告。
图一时的嘴快,换来的是对孩子有不太全面的印象,以及一些刻板认知。
因为说的信息,听来的碎片化内容,别人会自动串联成自己的理解,从自我的认知中再加工和处理再传播后,就跟原貌完全不符合了。
正所谓多说无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反而造成诸多不便和麻烦。
再加上各种猜测,自我辨识的信号,就跟原本的事情,有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发展方向。
有好几次,孩子问我,是不是跟人说过他的事情,怎么同学还跑过来问他?
这一问不打紧,我在不断盘算自己在何时何地说什么话。
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一是自己好像不是这么说的,二是自己也忘记了说过什么了。
只能被孩子一顿狂怼,让我不要乱讲他的事情,尤其是不要对同学家长和熟人讲,让他十分尴尬和被动。
当时也比较委屈,心想我也没有讲什么呀,怎么让孩子这么烦躁。
后来一想,即便是我自己,也不喜欢被人在津津乐道的作为话题来八卦和谈论。
再加上我比较实诚,做人做事没有什么心眼和防范之心,讲的大都是孩子一些缺点和不足,讲的是真实不带滤镜的孩子。
却忽略了,孩子跟我坦诚相待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才会将内心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全盘托出。
而我不经意将道出孩子的心声,原本是无意之举,却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熟人圈子就那么大,同学间的关系也是四通八达,孩子还是很介意自己的什么情况,别人都知道。
当别人对他了解得过于全面时,会让他觉得尴尬和不适。
当然,我写家庭教育复盘,写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养育记录,是经过孩子允许的,只是不太想让我跟关系太近的人,说太多关于他的情况。
孩子知道我的粉丝,大都是全国各地的陌生家长,不在一个圈子里生活,就不排斥。但孩子是很介意我跟熟人或同学家长谈论他的情况,会让他觉得不太爽,而且家长了解到的情况,会很快传到同学耳朵里。
甚至还会有同学跑到他那里去问,你是不是跟某某有矛盾,某某专门来问我你是不是跟某某有关系?确认是不是有此事。
这会分散孩子的精力,也会让孩子的情绪产生波动,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的构成。
反正青春期的小孩也很奇怪,想法也很多,而且人传人,话传话后,就有了不同的解读。
家长一时口嗨聊起的孩子情况,转瞬间可能又回传到孩子耳朵里,孩子会有点生气和嫌弃家长大嘴巴。
换个角度来看,孩子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
首先,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尤其是不希望自己的情况和内心真实想法,被身边的同学和家长以及熟人所知悉。
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尴尬,也有点侵犯隐私的意味。
其次,听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却容易造成各自不同角度的解读。
原本是说者无心,听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曲解原本事情的全貌。
经过个人理解和加工的信息,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和传播。
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能不说尽量不要提及太多孩子的太多个人隐晦的信息。
最后,家长也需要尊重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内心的想法,还是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很多孩子都不太容易与人共享,除了最亲密的人之外。
家长的以为跟孩子的以为是两码事,我家孩子对我写复盘没有什么意见,但很排斥我跟熟人以及同学家长讲他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情况。
所以,我现在基本不再对熟人讲孩子的学习,心理和负面人际关系了,守拙藏心,不给自己找麻烦,也不给孩子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