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由西贝预制菜联想到保健食品灵芝孢子粉的塑化剂问题

前段时间,西贝预制菜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支持预制菜的便利性,也有人担忧其安全性。从网友拍摄的后厨照片来看,不少食材如牛羊肉、西兰花等,都被长期密封在塑料袋中保存。

本文暂且不讨论预制菜本身的利弊,而是关注一个更值得警惕的问题——塑料包装可能带来的塑化剂污染。

食品包装中常见的塑化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 DEHP、DBP)。在高温加热或塑料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这类物质有可能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里。

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们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分泌与功能。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男性生殖发育异常、女性月经紊乱,并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同时,对儿童而言,塑化剂可能影响智力和注意力发育,诱发性早熟,并损害肝脏、肾脏及免疫系统,最终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概率。

事实上,多地疾病控制中心对市售预制菜进行检测时,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残留。其主要来源,正是食品在存储和加工过程中,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逐渐渗入到食物之中。

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热门的保健品——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在成熟期喷发出的生殖细胞,目前各地都有大规模种植。常见的收集方式包括套筒收集、地膜收集、风机收集等。以地膜收集为例,如果灵芝孢子粉长时间与塑料薄膜接触,就有可能导致塑化剂渗入,从而造成孢子粉塑化剂超标。

不久前,媒体曾曝光某保健品企业的灵芝孢子油塑化剂超标事件。原因正是该企业所用的孢子粉大概率采用了地膜收集方式,结果孢子粉被污染,从而提取得到的孢子油也随之塑化剂含量超标。

为什么市面上会出现某家企业的产品被发现含有塑化剂,而其他企业似乎目前没发现问题?

其实,国内不少灵芝种植企业都采用塑料薄膜收集孢子粉。真正的原因在于,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在抽检灵芝孢子粉或灵芝孢子油保健品时,并未将“塑化剂”列为必检项目。常规检测多集中在水分、灰分、重金属、微生物指标和违禁成分,而塑化剂往往被忽略。

这意味着,即使厂家能出具“合格”检测报告,或者市场监管机构抽检结果显示合格,也不能保证其中的塑化剂含量绝对安全。部分灵芝孢子粉或孢子油保健品,仍可能存在塑化剂超标的风险。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挑选更放心的产品呢?

第一,看是否有保健食品批文。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一定要了解厂家的灵芝孢子粉的采集方式

关键要看原料在采集过程中是否与塑料薄膜直接接触,一旦存在这种情况,产品被塑化剂污染的风险就很高。

即便厂家能提供检测报告,如果其中没有明确列出塑化剂检测项目,也不能轻易相信其安全性。只有当报告中清楚标明塑化剂检测结果合格时,才更值得信赖。 为了避免被宣传误导,消费者最好能到企业的种植基地或生产现场实地查看采收方法,才下单购买。有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而是从外面收购灵芝孢子粉原料,更应当引起警惕。

第三,关注溯源是否到位

有的企业在宣传中宣称灵芝孢子粉的最终产品灵芝孢子油“全链条溯源”,但如果溯源只停留在灵芝孢子油阶段或部分环节,而未追溯到初始原料灵芝孢子粉,就无法真正保证灵芝孢子油的塑化剂安全。一旦原料孢子粉本身塑化剂超标,后续的检测和溯源就失去了意义。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科普】中老年人必读:如何选择正确购买灵芝孢子油保健品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灵芝孢子粉或灵芝孢子油时,应优先考虑拥有自有种植基地的企业,并关注其灵芝孢子粉的收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确保产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最后,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再考虑性价比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由西贝预制菜联想到保健食品灵芝孢子粉的塑化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