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少人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长期吸烟的男性,如果突然把烟戒掉,身体会不会立刻产生一些明显的反应。
很多人心里其实都带着疑惑,因为毕竟烟龄长了,身体早就习惯了尼古丁,突然没有了,难免会觉得不自在。
不过,医学上的研究和调查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
首先要说的,就是呼吸变得轻松。吸烟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早晨起床或者走快几步,胸口发紧、气不够用。
其实,这是因为烟草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在长期吸入之后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周围,阻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
突然戒烟以后,身体会在短时间里进行一种“自我清理”。科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纤毛功能的恢复。
纤毛是呼吸道上的一层细小的毛发样结构,它的作用是把吸入的灰尘、杂质和多余的黏液排出去。
吸烟的时候纤毛被麻痹,几乎丧失了清理能力,可一旦停止吸烟,纤毛会逐渐恢复运动。
几天到几周之内,呼吸道里的阻塞物被清除掉,空气进出的通道变得通畅,所以人就会感觉比以前轻松。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短短一段时间里也能体会到呼吸改善的明显差别。这种改善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真实存在的生理改变。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感染风险的降低。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吸烟人群在换季的时候更容易感冒,甚至还容易发展成肺炎。
道理很简单,烟雾损伤了呼吸道的防御屏障,免疫细胞的反应也被削弱。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长期吸烟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比不吸烟的人高出至少一倍。
一个英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曾经跟踪过三万多人,结果发现,戒烟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一。
这样的数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样本统计。因为当烟雾的刺激消失,呼吸道纤毛逐渐恢复,局部的免疫防御重新发挥作用,细菌和病毒更难在肺部停留繁殖。
很多医生也在门诊中发现,戒烟的患者在秋冬季节明显比以前少生病,这其实就是免疫功能重新启动带来的效果。
换句话说,突然戒烟的人即便一开始会觉得不适,但感染风险在短时间内就能降低,这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可忽视。
再来说咳嗽减少的问题。吸烟人群普遍有“烟嗓”,经常一大早要咳嗽好几声才能缓过来,这种情况往往被当作习惯,其实是呼吸道在长期受到刺激后形成的慢性炎症反应。
突然戒烟后,有些人会先经历一段咳嗽加重的时期,这是因为积累在呼吸道的黏液需要排出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泌物减少,气道炎症减轻,咳嗽次数和强度都会逐渐下降。
美国胸科协会的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戒烟者在戒烟后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慢性咳嗽和痰量都有明显改善,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有人可能会疑惑:咳嗽怎么可能突然减少?这其实和纤毛恢复、炎症消退密切相关。当身体不再被源源不断的烟雾刺激,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气道的敏感性减弱,自然不会再那么频繁地咳嗽。
当然,突然戒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尼古丁依赖会带来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影响睡眠。
有些人因为这些症状放弃了戒烟,以为自己离不开香烟。
殊不知,只要坚持过了头一两周,身体就会逐渐适应。换句话说,短期的不适是过渡,长期的好处才是主流。
更重要的是,医学界已经反复强调,不管吸了多少年烟,不管年龄多大,任何时候戒烟都能带来好处。
呼吸更轻松、感染风险降低、咳嗽减少,这三点只是最先出现的改善,后面还有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癌症风险逐渐减少等等长远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层面也有不少数据支撑这些结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如果一个男性在40岁前戒烟,未来因吸烟相关疾病而过早死亡的风险可以降低90%以上。
如果在50岁前戒烟,风险依然能降低一半以上。这些数字看起来冰冷,但放到日常生活中就非常直观,意味着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健康年限,以及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花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少了一个因为吸烟咳嗽不停的父亲,意味着生活氛围也会更轻松。
另一方面,戒烟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身体感受上,还会体现在心理状态里。
很多戒烟成功的人都会发现,自己运动的耐力提升了,爬楼梯不再气喘吁吁,跑步也能坚持更久。
这种身体机能的恢复会反过来增强信心,让人更加坚定地远离烟草。
相反,如果继续吸烟,呼吸困难、反复感染、慢性咳嗽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可能发展成慢阻肺,甚至演变为肺癌。到那个时候,再想回头已经来不及。
因此,突然戒烟绝不是一件白费力气的事。哪怕过程艰难,哪怕有戒断反应,但身体很快就会给出正向反馈:呼吸更轻松,感染风险降低,咳嗽减少。
这三大变化足够让人感受到不吸烟的真实好处。对任何还在犹豫的人来说,不妨想一想,如果今天就下定决心,或许只要几个星期,就能切身感受到变化。
换句话说,拖一天不如早点行动。毕竟健康才是生活的根本,少掉一根烟,多出来的是一口顺畅的气和一份踏实的安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戒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陆应昶,赵金扣.吸烟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0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