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道:
“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觉、动机、嗜好、冲动及恐惧。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
人这辈子,凡所遇见,皆有所得。
问题在于,你能拿出什么样的心境去对待所遇到的一切。
实际上,那些能允许一切发生的人,便能照见自己,找到自己,活出自己。
照见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一句话:每个人的真实需求,都是渴望被看见。
人最可贵的,就是能照见自己。
能照见自己的人,他才能真正被看见。
所谓的照见自己,其实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在困顿时,几乎都会本能地找人指点迷津,希望得到帮助。
但是,必要知道,其实真正能把自己从低谷里、从深渊里拉出来的,只有自己。
如果你总是把外力当作主力,那么本该属于你的主力,就会变成负作用力。
最终,自己的力量非但没有被挖掘出来,反而越来越陷在泥潭里更深。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这样,照见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最终,你才能慢慢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找到自己
人,在照见自己的过程里,其实就是在找自己。
在环境变化如此之快,又如此纷繁的时代里,人走着走着,可能就懵了,可能就迷路了。
把自己找到的价值,就在于能找到最初的自己,然后唤醒心灵,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的出口。
迈克尔·戴尔说过一个观点:别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说到底,现在太多的人,空有雄心壮志,却丝毫没有行动之力。
他们明明有着很多很棒的观点和灵感,却只会把这些事物埋藏在心。
到头来,空有想法,而没有做法。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哪怕生活里有很多朋友,有很多同事,有很多合作伙伴。
但是你会发现,自己在忙碌了一段、几段时间之后,就再也不想折腾了。
因为你会发现,是人都会累的,外物太多,则会沦为心灵的负累。
找到自己,简单一点,过上物欲极简的人生,方为一种减负的,也是能让自己过得更松弛的人生。
活出自己
一个人在照见自己,找到了自己之后,他就越来越愿意去活出自己。
毕竟,人这一生吧,只有一次,与其浪费,不如珍惜,与其乱来,不如算计一下。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明白自己想要过上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总比一辈子只会浑浑噩噩度过好吧?
罗伯兹在《项塔兰》中写道:
“命运早晚会使我们和某些人相遇,一个接一个,从而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让自己,以及不该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余生,怀揣一颗平静心,平常心,拿出更为淡淡的、静静的心态去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宇宙的关系。
那么,早晚你也能过得更通透、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