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当中有一个叫“心流”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达到一种全神贯注、物我两忘、享受过程本身的最佳体验状态。如果能将这种“心流”的状态与兴趣爱好的学习相结合,就能提升孩子兴趣培养的层次。
在兴趣爱好的学习中,让孩子进入“心流”状态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心流”状态不仅能让孩子在兴趣爱好的学习当中玩的开心,还能让孩子对兴趣爱好的学习从三分钟热爱转变为长期热爱。比如说,当孩子在画画时,如果进入“心流”状态了,就会忘记还要画多久,画的好不好的这种想法,而是会纯粹地沉浸于画画的快乐当中。这其实就是“心流”状态给孩子带来的专注力和毅力的提升。
心流状态是专注力的巅峰体验。经常进入心流,就像给孩子的“注意力肌肉”进行高强度训练,能有效提升他们在其他学习任务中的专注度。心流状态还能让孩子构建自我驱动力与自我效能感,当孩子因为活动本身而非外部奖励而感到快乐时,就建立了最持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我想做”的力量,会推动他们主动探索、克服困难,将兴趣转化为真正的热爱。
在兴趣爱好的学习中,常常会出现阻碍孩子进入“心流”状态的一些因素,我们要注意规避以下因素出现在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学习中。
如果孩子的目标与能力不匹配,就容易出现进入不了心流状态的情况,如学习的兴趣爱好任务太难,就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行的无力感。而如果学习的任务太容易,又会让孩子产生很简单,很无聊的感觉。所以最好是给孩子设置一个中等水平以上的目标,让孩子觉得踮踮脚就能够得着,但同时也不会放弃努力。
还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孩子进入“心流”状态,比如外界环境声音太嘈杂,光线对孩子眼睛不适等这些常见且易发现的情况。
家长在孩子学习兴趣爱好时一定不要以结果为导向,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从而丧失对兴趣爱好学习的过程当中的兴趣,不能很好的进入“心流”状态。
最后,当孩子在兴趣中频繁体验到“心流”带来的“忘记时间”的快乐,兴趣就不再是“需要坚持的任务”,而是他愿意主动拥抱的“心灵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