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时候,才第一次认真地想到“原来肝脏也会出问题”。
平时它几乎不吭声,也不怎么疼,哪怕已经受了伤、出现了病变,也往往悄无声息。
医生常说,肝脏是全身最“沉默”的器官,它能忍耐、能自我修复,但正因为它太能忍了,很多人一旦发现有问题时,往往已经拖得太久。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紊乱,慢性肝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国家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2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而在这些人中,接近三成是在病变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被确诊。
为什么肝脏的疾病总是难以及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痛觉神经。换句话说,哪怕它已经受损到一半以上,身体也未必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
可一旦有某些特征出现,那就意味着它的“沉默”已经被打破。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肝脏其实早就通过一些信号向外界发出求救的讯号,只是这些信号常常被忽视了。
医生反复强调,如果身体在近期出现了三种明显的变化,就要高度警惕肝脏的状况,越早筛查,就越有可能避免严重后果。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持续性疲倦,这种倦怠感不同于普通的累,而是一种无论休息多久都恢复不了的虚弱感。
有些人明明晚上睡得很好,白天却总是哈欠连天,干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背后其实是肝细胞受损后,代谢能力下降导致的。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负责合成、分解和储存各种物质,当它的功能下降,毒素在体内堆积,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增加,身体自然就会出现乏力。
2024年《中华肝脏病杂志》发布的一项对3.5万例肝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就显示,超过60%的患者在确诊前都有过明显的疲倦感,而且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曾误以为是工作压力或睡眠不足导致的。
如果这个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并且伴随食欲下降、腹胀等情况,就必须警惕了。
其次需要重视的是皮肤的异常变化。肝脏不仅是代谢工厂,也是“解毒工厂”,当它功能下降,胆红素的代谢会受影响,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就可能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这在临床上叫黄疸。
与此同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蜘蛛痣等问题,这也是因为代谢障碍导致体内有害物质滞留,刺激皮肤血管和神经末梢所致。
更有意思的是,有不少肝病患者的手掌会变得发红发热,这种“肝掌”是典型的肝功能异常信号。
医生提醒,尤其是那些没有过敏史、皮肤本来很健康的人,如果突然出现瘙痒、黄染或掌红,不要简单以为是皮肤病,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在发出警告。
还有一种信号往往被严重忽视,那就是消化功能的改变。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分解吸收起着关键作用,一旦功能下降,胆汁分泌不足,消化就会变得异常。
有些人会出现腹胀、恶心、油腻食物难以消化,有些人则是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比如出现浅色大便或大便漂浮,这些都可能与肝脏有关。
特别是如果大便颜色持续变浅,甚至接近灰白,就说明胆红素无法顺利进入肠道,这是一个相对危险的信号。
上海某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被确诊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中,超过70%的人早期都有过大便颜色异常的表现,但绝大多数没有在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当然,除了这三类明显的变化,还有一些较为隐蔽的迹象也不容忽视。比如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下降、体重莫名波动、食欲减退等,这些都可能和肝脏功能受损有关。
不过,单凭这些症状还不能直接判断是否是肝病,它们更多的是提示风险存在。如果想要明确答案,早期筛查才是关键。
肝功能的血液检查、B超、纤维化检测等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在最早的阶段发现问题,而不是等到病变进展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肝病之所以被称为“隐匿的杀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演变过程非常漫长。从脂肪肝到炎症性肝病,再到纤维化、硬化甚至癌变,这一系列变化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
很多人在最初只是脂肪肝,没有任何症状,却因为没有定期体检,等到出现明显信号时,病情已经进入了中后期。
根据国家肝病中心的数据,我国每年大约有40万人死于肝癌,而这些患者中超过80%的人都没有在早期进行过系统检查。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残酷,却也最能说明问题:越早发现,越有可能挽回。
此外,还要强调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现实,那就是肝病的“高危人群”比大家想象的多得多。
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长期酗酒、滥用药物、慢性病毒感染,这些因素都可能让肝脏提前进入“超负荷”状态。
尤其是中年男性和有脂肪肝的人,他们的肝脏代谢压力本就更大,如果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应酬频繁,肝脏受损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2023年一项涉及6个省份、超过12万人参与的队列研究发现,有代谢性肝病风险因素的人,肝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7倍,而这些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从未做过肝功能检查。
所以,从健康管理的角度看,肝病的防治根本不在于“治”,而在于“防”和“早”。只要能在早期阶段发现病变,大多数肝脏问题是完全可逆的。
轻度脂肪肝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就能改善,慢性炎症在药物和生活干预下也能得到控制,甚至部分早期肝纤维化在去除病因后都有机会逆转。
相反,如果等到肝功能大面积受损、纤维化广泛、肝硬化形成,再多的药物也只能延缓恶化,很难彻底恢复。
因此,如果身体在近期出现了那种无法解释的疲倦,皮肤突然的变化,或者消化系统持续异常,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更不要一拖再拖。
去医院做一个肝功能检查,配合影像学筛查,成本并不高,却可能换来一辈子的安心。对于肝脏来说,早筛查就像是一道安全锁,越早上锁,越能防止风险越走越远。
总的来说,肝脏不像心脏那样容易让人感受到负担,它的每一次“求救”都显得悄无声息。可一旦这些细微的信号出现,就说明它真的已经撑不住了。
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血检,也许只是一个十几分钟的B超,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步骤,可能就是与严重疾病拉开距离的关键。与其害怕结果,不如主动去面对,毕竟,健康从来不会等待犹豫的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肝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周意红.肝病治疗仪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