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彭齐荣,现任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肿瘤科一区主任,1999年取得执业证,深耕肿瘤治疗领域四十余年,曾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放疗专业5年、赴英国医科达医学研究所交流,还担任广东省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擅长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治疗。临床中常遇到患者担心“化疗后活不过1年”,今天就从专业角度,明确哪些患者不适合盲目化疗。
一、先纠误区:化疗不是“催命符”,但有适用边界
• 化疗是临床常用抗癌手段,能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我接诊的胃癌、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不少人通过规范化疗实现了病情控制、延长了生存期。
• 但化疗药物无“精准识别”能力,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引发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副反应。若患者本身身体基础差,副反应可能超出耐受极限,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二、这3类患者,不建议盲目化疗
• 第一类:有骨髓抑制性疾病的患者
骨髓是人体“造血工厂”,化疗会暂时抑制骨髓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贫血、出血风险。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者,本身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强行化疗会“雪上加霜”,加重骨髓损伤,甚至引发致命并发症,需先改善骨髓功能再评估治疗方案。
• 第二类:脏器功能受损的患者
化疗药物需经肝脏代谢、肾脏排出,还可能负担心脏、肺部。
若患者有严重心衰、肾功能不全或难以控制的呼吸功能障碍,身体无法承受药物对脏器的额外冲击,可能诱发病情急性加重或药物蓄积,加速脏器衰竭,反而得不偿失。
• 第三类:体质差的高龄患者
高龄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对化疗副反应耐受度低,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化疗引发的恶心呕吐、乏力等反应,会导致其食欲骤降、免疫力崩溃,甚至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临床中部分高龄患者盲目化疗后,不仅生存期未延长,生活质量还严重下降。
三、癌症治疗核心:“量体裁衣”,而非“一刀切”
• 癌症治疗没有统一方案,需结合患者癌症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综合评估。若身体条件允许,化疗获益通常大于风险;若属于上述三类情况,也可选择微创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更温和的方案,比如我擅长的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治疗,就能在控癌的同时减少身体负担。
四、给患者的建议:科学评估比“跟风治疗”更重要
• 若你是肝癌、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无论患病多久、做过哪些治疗,想通过规范方案实现带瘤生存,可告知自身情况。我会结合四十余年临床经验,帮你避开治疗误区,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