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早晚的微风已带明显凉意,干燥也随之成为身体的主要困扰。
秋分养生,重在“养收”与“润燥”
秋分是气候转换的关键点。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愈发干燥。不少人开始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痒、鼻敏感等“秋燥”症状。因此,秋分后的养生,核心在于顺应自然“收”的规律,以“润燥、养阴、补肺”为原则,为身体打好底子,迎接寒冬。
此时,一味温和的“秋季平补佳品”——灵芝,便显得尤为可贵。灵芝性平,不寒不热,归心、肺、肝、肾经,不仅能有效缓解秋燥,更能补气安神、提升人体适应能力,帮助我们平稳度过这个季节更替的敏感期。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6款适合秋分时节、融合了灵芝的养生药膳,简单易做,助您和家人都能安度凉秋。
一、灵芝石斛安神汤 · 滋阴润燥,改善睡眠
- 材料:灵芝片10克,石斛15克,沙参15克,茯苓15克,土鸡(去皮)250克,生姜2片,盐适量。
- 做法:鸡肉焯水后,与所有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 功效:此汤尤适合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睡眠不安及疲劳乏力。
二、山药党参猪肺汤 · 补肺固表,益气健脾
- 材料:猪肺半个,党参、山药各15克,蜜枣2个(可选加灵芝片5克增强补气效果),盐适量。
- 做法:猪肺处理干净后切块翻炒,与其他材料一同煲煮1小时,加盐即可。
- 功效:对秋季易出现的呼吸乏力、气短干咳有良好改善作用。
三、太子参玉竹煲排骨 · 气阴双补,润肺生津
- 材料:猪排骨300克,太子参10克,玉竹15克,灵芝片5克,生姜2片,盐适量。
- 做法:太子参、玉竹提前浸泡;排骨焯水;所有材料一同煲1.5小时即可。
- 功效:特别适合体虚、熬夜后津液耗损、感觉燥咳的人群。
四、山药百合粥 · 平和养胃,润肺安神
- 材料:大米100克,山药20克,百合20克(食用前可拌入灵芝孢子粉3克)。
- 做法:山药、百合提前泡软,与大米同煮成粥,食用前加入灵芝孢子粉拌匀。
- 功效:是一款非常温和的平补粥品,健脾润肺,适合全家老少。
五、乌梅菊花灵芝茶 · 生津润喉,对抗秋燥
- 材料:乌梅9克,菊花5克,生甘草3克,灵芝片3克。
-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壶中,加水煮沸,代茶饮用。
- 功效:有效缓解秋季常见的口干、咽喉不适,是日常方便的润燥茶饮。
六、灵芝红枣枸杞茶 · 养血安神,对抗秋乏
- 材料:灵芝片5克,红枣(去核)3枚,枸杞5克。
- 做法:灵芝与红枣先煮15分钟,再加入枸杞焖5分钟即可。
- 功效:能改善秋季疲乏感,益气养血,让面色更加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