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坚定的纯素主义者,我对市售的某些豆酸奶里的添加剂和糖分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踏上了自制之路。
结果?经历了一锅锅豆腥味十足的“酸奶汤”、一盆盆怎么都不凝固的“豆浆糊”……说多了都是泪。
正是这些失败,让我摸清了一些门道。今天,就把这份饱含“教训”的成功秘籍分享给大家。
请看大豆酸奶的自制过程。
一、反面教材:失败的酸奶制作
1.用80g干豆浸泡一夜,第二天一早放入破壁机,加水至800ml,选择破壁机豆浆模式开始煮豆浆;
2.煮好后晾凉,用纱布过滤出豆渣,然后在过滤后的豆浆中加入大豆酸奶,大概20ml;
3.8小时后出现了水和蛋白质分层的情况,一半水,另一半也没凝结,糊糊渣渣的口感,也不酸。
失败教训总结:可能是因为我家破壁机的“豆浆模式”做出来的是无渣豆浆,煮豆浆的时间也不够长,然后我又把豆渣全部过滤出来,导致滤过后的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不够高,无法凝结。
做出这样的酸奶,也别浪费,可以在做面包、松饼时当成液体来和面。
意外收获:过滤出的豆渣因为蛋白质含量高,我加了点营养酵母粉、柠檬汁、粉盐,然后放料理机搅拌均匀,居然是素芝士的醇厚口感,用它抹恰巴塔(一种面包),好吃到飞起!
如果是自己煮豆浆,煮的时间长一些,把蛋白质都煮出来,晾凉过滤后再加植物酸奶,这种方式是可以成功的。
二、懒人成功模式:购买的豆浆+植物酸奶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没有时间自己煮豆浆的打工人。上超市选择自己喜欢浓度的豆浆,回家加一点酸奶引子,酸奶机5个小时就可以做出一大碗大豆酸奶!
如果没有酸奶机,也不用发愁,家里有电饭煲,烤箱的,恒温30度发酵5-6小时就可以做出一锅酸奶来。
我分别购买三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无糖豆浆,做出的效果和口感也不一样,供大家参考。
具体做法全在视频里!!!
1.浓豆浆,蛋白质在5g/100g以上的,加购买的植物酸奶做引子。做出的成品比较浓稠顺滑,味道偏酸, 带一点嫩豆腐的口感,适合抹面包或者加点果酱吃,也可以做隔夜酸奶燕麦杯,还可以加水分大的水果一起搅拌,做成果味酸奶。
2.中等浓度豆浆,蛋白质含量在3.0g/100g左右,加入自制大豆酸奶引子。做出的成品口感稍微稀一些,刚刚做好的时候,表层也会析出薄薄一层水分,搅拌一下,口感和商城买的植物酸奶差不多。直接吃,抹面包,拌沙拉都很美味。
3.稀豆浆, 蛋白质含量在2.0g/100g左右,加购买的植物酸奶做引子,做出来的成品比购买的酸奶稍微稀一点,冷藏放置后会有水析出,可以用勺子稍微再搅拌几下,就是稀酸奶的口感,味道很好,不是很酸,直接喝很爽口,适合加点坚果,果,或者水分不太多的水果吃,还可以加水分不多的芒果、牛油果等一起搅拌,做果味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