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不同。
■普通感冒可能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患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症状往往较普通感冒重。
感染流感后起病急,常见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患者感染流感后若直接服用普通感冒药和退烧药进行治疗,可能会因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流感病毒本身,耽误最佳治疗期。因此,出现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一般呈自限性,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一般需较长时间。儿童、老年人以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还有发生重症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每年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流行,减少重症发生。
为什么流感疫苗要年年打?
很多人会问:“去年打了,今年为什么还要打?”WHO给出了科学解答:
病毒在“变脸”:流感病毒极其“狡猾”,容易发生变异。每年全球流行的病毒株可能都不同。因此,WHO每年都会根据全球监测数据,推荐新的疫苗组分,确保疫苗能精准应对当年的主要流行毒株。去年的疫苗对今年的新病毒保护力会大打折扣。
免疫力会“衰减”:接种后6—8个月,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获得最佳保护,每年接种一次是必要的。所以,将接种流感疫苗看作一项“年度健康投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明智之选。
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会有副作用吗?
安全。流感疫苗在全球已使用数十年,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最常见反应是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低热、乏力,通常1-2天内可自行缓解。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
打了疫苗还会得流感吗?
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预防感染,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重症风险。即使接种后再感染,症状通常更轻,病程更短。
除了打疫苗,还有哪些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核心,但仍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出现症状后,要居家休息,及时就医。
流感季虽然年年如期而至,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主动接种流感疫苗,是您和家人抵御流感侵袭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金钟罩”。让我们积极响应北京市的惠民政策,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免疫屏障,健康、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
转自:北京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