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秋分,再忙别忘记“做3事,吃3菜,品3果”,身强体健好度秋!
明日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此后北半球将逐渐昼短夜长。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节,民间素有“秋分到,养生忙”的习俗。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我们特别整理出“做3事、吃3菜、品3果”的养生指南,助您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一、秋分必做3事:顺应自然调阴阳
1.登高望远畅心神
秋高气爽时节,登山远眺能有效疏解“悲秋”情绪。研究表明,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负氧离子含量可达城市15倍,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更能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登山,配合深呼吸练习,每次30-40分钟为宜。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指出,秋分登高符合“养收之道”,有助于阳气收敛。
2. 艾灸关元固根本
中医认为秋分是调理脾胃的黄金期。位于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犹如“人体锅炉”,此时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可培元固本。临床数据显示,连续艾灸一周能提升30%的消化酶活性。注意灸后饮用温热的红枣姜茶,避免受风。
3.晾晒冬被防螨虫
秋分时紫外线强度适中,正适合彻底晾晒被褥。实验证明,正午11点至下午2点晾晒3小时,可杀灭90%的螨虫。记得拍打被褥时佩戴口罩,避免吸入过敏原。南方潮湿地区可搭配除湿盒使用,确保储藏干燥。
二、秋分必吃3菜:应季而食补营养
1. 莲藕——润燥通络的“水中参”
新鲜莲藕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推荐莲藕排骨汤:取七孔粉藕500克,与肋排同炖2小时,加少许陈皮可增强理气效果。湖北洪湖产莲藕淀粉含量高,特别适合煲汤。
2. 芋头——胃肠道的“温柔卫士”
每100克芋头含5.1克抗性淀粉,是普通土豆的3倍。建议选择荔浦芋头,与椰奶做成低糖芋泥,或切块蒸熟蘸蜂蜜食用。日本研究发现,芋头中的黏液蛋白能修复胃黏膜损伤。
3. 茭白——利尿降压的“美人腿”
秋分时节的茭白最为鲜嫩,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K。上海本帮菜“油焖茭白”最经典:茭白切滚刀块,用猪油煸炒至微焦,加生抽、白糖焖3分钟。中国农业大学检测显示,秋季茭白的天冬氨酸含量比夏季高40%。
三、秋分必品3果:滋阴润肺养秋燥
1. 柿子——天然润肺膏
成熟柿子含0.5%的果胶和大量维生素A。注意空腹不宜食用,可与山药同食缓解涩感。陕西富平尖柿制作的柿饼,表面自然结霜的甘露醇含量达12%,润肺效果更佳。
2. 山楂——心血管的“清道夫”
新鲜山楂的有机酸含量高达5%,建议连核煮水,加苹果调和酸味。中国药典记载,焦山楂(炒至表面焦褐)特别适合缓解秋泻。每日10克泡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3. 柚子——移动的维生素库
琯溪蜜柚的维生素C含量是柠檬的1.5倍,其皮苷成分能增强血管弹性。广东人常将柚皮与五花肉同炖,化解油腻。营养师提醒,服用降压药期间应间隔2小时再食柚子。
四、秋分养生3禁忌
1. 忌过度“秋冻:气温低于15℃时应及时添衣,尤其要护住神阙穴(肚脐)。
2.忌剧烈晨练:早晨6-7点人体血压处于峰值,建议改练八段锦等柔和运动。
3.忌盲目贴膘: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进补应以清补为主,每周食用膏方不超过3次。
秋分养生讲究“外避寒邪,内润肺燥”。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秋分后北方昼夜温差可达15℃,南方则多“秋老虎”天气。建议大家根据体质调整:阴虚者多吃梨、银耳;阳虚者适量食用羊肉、桂圆;痰湿体质优先选择薏米、冬瓜。记住,最好的养生是顺应自然节奏,像候鸟南飞、树叶凋零一样,让身体智慧地迎接季节更迭。
关于秋分时节做3事,吃3菜,品3果,就分享到这里,秋分时节还有什么食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