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血脂高、血粘稠怎么吃?从饮食到生活的全方位调理指南

血脂高与血液粘稠常 “结伴出现”—— 过高的血脂会增加血液阻力、减慢血流速度,长期可引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进而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患病率达 35.6%,而不合理膳食是主要诱因之一。想要改善这一问题,需从饮食调整、生活习惯优化双管齐下,结合中医辨证调理,更能精准控血脂、降血粘。

一、基础调理:先做好这 5 件事,从根源控血脂

1. 控油是核心:每天脂肪摄入不超 55g

  • 选对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多用蒸、煮、炖、凉拌,每日烹调油控制在 25g 以内(约 2.5 汤匙);
  • 限制 “坏脂肪”:少吃动物脑、内脏(如猪肝、肥肠),这类食物胆固醇含量极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需低于 200mg(普通高血脂人群低于 300mg);反式脂肪酸(常见于人造奶油、糕点、油炸食品)每日摄入不超 2g;
  • 多吃 “好脂肪”:适当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三文鱼、鳕鱼)、坚果(核桃、杏仁,每日不超 20g)、橄榄油、亚麻籽油。

2. 平衡膳食:12 种食材打底,补足膳食纤维

  • 食材多样化:每天吃够 12 种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保证营养全面;
  • 蛋白质选对种类:优先选低脂高蛋白食材,如去皮禽肉、瘦肉、鱼虾(每周 2-3 次)、脱脂 / 低脂牛奶,同时每天摄入含 25g 大豆蛋白的食物(如 150g 豆腐或 300ml 豆浆),助力降低心血管风险;
  • 主食 “粗细搭配”:减少精米白面,用全谷物(燕麦、糙米)、杂豆类(红豆、鹰嘴豆)替代 1/3 主食,每天摄入 25-40g 膳食纤维(约等于 500g 蔬菜 + 300g 水果 + 100g 全谷物),促进肠道代谢,延缓血脂上升。

3. 足量饮水:每天 1500-1700ml,防夜间血粘

水是稀释血液的 “天然良方”,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男性 1700ml、女性 1500ml(约 8 杯,每杯 200ml)。

  • 饮水时间:白天每 1-2 小时喝一杯,睡前喝一杯温白开水,避免夜间血液粘稠度升高;
  • 饮水选择: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避免含糖饮料。

4. 少盐少糖:控住隐形风险

  • 限盐:每日食盐用量不超 5g(约一啤酒瓶盖),少吃酱油(每 10ml 约含 1.6g 盐)、咸菜、酱肉等高盐食物,预防血压升高加重血管负担;
  • 控糖:尤其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需严格限制甜食、含糖饮料、精制糖,避免糖分转化为脂肪堆积。

5. 动起来: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除饮食外,运动能辅助控制体重、改善血脂:

  • 推荐运动: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每周 5-7 次,每次 30 分钟,运动强度以 “运动后第二天不疲劳” 为宜;
  • 超重 / 肥胖人群:需通过 “饮食控能量 + 运动” 减重,减少体脂含量,从根本上降低血脂。

二、中医辨证调理:按体质选茶饮、药膳

中医认为血脂高、血粘稠多与 “痰湿”“血瘀” 相关,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对应的食疗方:

1. 痰湿体质:荷叶菊花决明子茶

  • 适用人群:身体肥胖、肢体酸懒沉重、头目昏沉、困倦嗜睡、大便粘腻不成形;
  • 做法:取荷叶、菊花、炒决明子各 5-10g,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 功效:荷叶清心祛湿,决明子清肝润肠,菊花疏散风热,三者搭配可帮助清利痰湿、缓解身体困重。

2. 血瘀体质:山楂陈皮玫瑰茶

  • 适用人群:胸胁胀满刺痛、情绪急躁易怒或低落、喜叹气、口唇舌色暗红有瘀点;
  • 做法:山楂 5g、陈皮 5g、玫瑰花 3g,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 功效:山楂行气散瘀,陈皮理气健脾,玫瑰花解郁和血,适合改善血瘀引起的不适。

3. 日常养生药膳:健脾化湿、降脂护血管

  • 陈皮老鸭汤:老鸭半只(焯水)、陈皮 10g、大枣 2 枚、冬瓜 50g,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 1 小时,加盐调味。老鸭滋阴,陈皮健脾化湿,适合夏季或湿气重时食用;
  • 橘皮山楂粳米粥:橘皮 10g、山楂 5g、粳米 100g,共煮成粥。山楂降脂散瘀,橘皮理气,适合日常作为早餐或晚餐,辅助控血脂。

三、关键提醒:远离烟酒,随季节调整饮食

  •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升高甘油三酯,高血脂人群建议完全戒酒,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 应季饮食:春季可吃芹菜、芦笋疏肝;夏季用绿豆、豆腐益气清心;秋季选桑椹、百合滋阴;冬季用羊肉、枸杞子补肾,顺应季节变化调理脏腑功能。

血脂高、血粘稠的改善是 “长期工程”,无需追求 “速效”,坚持健康饮食 + 规律运动,搭配中医辨证调理,才能逐步让血脂回归正常,降低血管疾病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血脂高、血粘稠怎么吃?从饮食到生活的全方位调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