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点击进入专题)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发公众关注,同时伴随双节临近,消费旺季即将启动,投资者对大消费方向的表现抱有期待。
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对话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结合目前经济形势,解读不同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策略,展望各行业板块中长期的投资机遇,为投资者讲解如何“避雷”挑选有潜力的基金产品。
做客本期《基金佳问》的嘉宾,是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本期栏目主要讨论预制菜、白酒等大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吴越,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复旦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神经网络方向,8年证券从业经验。2013年加入嘉实基金,先后负责食品饮料、轻工等行业的研究和投资工作,现任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并管理嘉实消费精选、嘉实内需精选等基金。
吴越对预制菜行业持“短空长多”观点。在他看来,西贝事件短期内可能对部分供应链企业造成业绩压力,但中长期看,国家标准落地将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化、品牌化和集中化。
“行业门槛低、格局分散,存在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等乱象,根源在于过去5-10年野蛮生长缺乏国标和监管。”吴越表示,这次舆论事件可能倒逼顶层设计和行业监管出台,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今年火爆的新消费领域,吴越认为市场存在误区:“今年其实没有所谓的新消费板块,真正契合新人群、新需求、新品类的公司不足50家。”他建议投资者不要将新消费视为一个整体板块,而应自下而上个股分析,因为每家公司代表一个细分赛道,差异很大。
吴越更看好“消费成长股”,即在宏观压力下仍保持不错业绩增速的成长企业。他认为,无论明年消费景气好坏,消费成长股都可能有不错的投资回报。
而对于白酒板块,吴越明确表示“白酒明年有大机会,现在是绝对底部。”他认为白酒目前“不输空间,只输时间”,风险收益比处于十年来非常好的分位。
白酒行业的商业模式和长期增长天花板并未改变。吴越分析,只要中国宏观经济不停滞,商务活动继续,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性格不变,白酒的生命力就会持续。“当前板块分歧严重,90%以上的基金都不喜欢白酒、没有配白酒,相反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布局时刻。”
以下为访谈全文:
搜狐财经:最近《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您认为这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对预制菜板块的评价体系?
吴越:预制菜行业近期关注度确实很高,资本市场方面,这两三天板块涨幅也比较明显。这次社会事件对行业短期可能是中性甚至偏空,但对中长期特别是龙头优质上市公司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短期内,预制菜讨论的舆论可能会影响流量和同店销售额,可能对供应链企业造成负面业绩影响;但中长期看,行业一直期待国家标准落地,以实现规范化、品牌化和集中化。目前行业门槛低、格局分散,存在食品安全、标准不一和营销宣传等问题,根源在于过去几年野蛮生长缺乏监管。如果这次事件能推动国家标准和行业监管出台,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总体来看,短期是利空,长期是利好。
搜狐财经: 目前A股预制菜板块有30多家公司,今年涨幅跑输大盘,您怎么看板块估值?
吴越: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公司不到十家,总市值不超过1000亿,是一个容量较小的板块。今年板块表现差,多数公司下跌,与A股整体牛市背离。下跌的原因不仅是预制菜自身问题,整个消费板块除部分新消费公司外,传统消费今年普遍表现不佳。消费指数年初以来几乎没涨,白酒等龙头白马还是负收益,主要有宏观经济、内需和消费景气度等原因,餐饮企业4、5月后收入大幅下滑。预制菜作为餐饮中上游供应链,受到终端餐饮营收下行的传导,盈利表现受影响,导致股价和估值下跌。
展望未来,首先要判断消费大环境。今年消费呈现结构性分化,新消费表现优于传统消费,因人口结构和新品类新趋势推动少数公司爆发增长,但这样的公司只有几十家,A股消费公司近1500家,绝大多数传统消费公司今年表现一般,源于宏观经济、未来预期和工资财富效应预期影响消费意愿和信心。
明年新消费趋势应能维持,传统消费可能见底企稳甚至反转。根据我们内部研判,四季度PPI可能迎来边际上行拐点,PPI决定上市公司盈利和居民工资奖金预期。当前消费环境类似2015向2016年过渡,随着PPI上行、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体现和地产等行业企稳,消费为代表的顺周期或中后周期板块明年可能见底回升。消费明年可能是四年熊市后迎来大反转的年份。
近期各部委出台消费服务业综合设计方案,消费服务会优于商品消费。餐饮消费属服务业范畴,涉及从业人员多、民生关联度高,和政策刺激力度最直接。因此,大消费明年或将企稳反转。明年部分企业可能底部反转带来业绩和估值弹性,板块收益率值得期待。
搜狐财经:近年预制菜行业企业数量激增,但也伴随着同质化竞争和消费者对生产源头不透明的担忧,投资者应如何甄别真正的优质企业?
吴越: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容易回答。普通投资者通常难以判断企业优劣,因为资源、精力和行业了解都有限。如果真的对这个行业感兴趣,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深入研究,不仅是去餐厅超市看看,还要了解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分配、企业核心品类、成本结构、客户资源和成长方向等竞争优势,这需要大量精力去挖掘投资机会。另外,普通投资者也应多学习,积累行业资源和专业知识,多听直播、看书、走访经销商,才能全面了解行业。建议普通投资者谨慎判断,专业问题最好交给专业的人。
搜狐财经: 多家机构指出白酒板块当前底部中长期价值凸显,配置性价比持续显现。您认为当前白酒股的估值是否已充分反映了悲观预期?
吴越:白酒明年有大机会,现在是绝对底部,下行空间有限,时间上或有不确定性,但风险收益比处于十年较好分位。如果不是短期投资,目前白酒板块值得关注和重新配置,明年可能有很大向上动能和空间。
搜狐财经: 您怎么看白酒行业长期增长天花板?
吴越: 白酒是中国特殊行业,全球烈酒没有像茅台这样大市值的公司,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人内敛性格,使白酒成为独特的国民消费品类。判断其长期前景很简单:第一,中国宏观经济是否停滞,如果没有,商务活动和应酬仍会继续;第二,只要商务活动继续且中国人传统文化性格不变,白酒的生命力就依然长久。这是中国消费品的独特魅力。
长期天花板不像科技制造容易判断渗透率和价格顶点,中高端品牌消费品的特点是品牌能穿越周期,百年甚至千年品牌能历经政治、经济和人口周期变化,这是已验证的规律。
第二,白酒消费是情感和情绪消费,不是功能消费。十块钱和千元酒都能醉,但中高端酒用于应酬中表达尊重和敬意,是一种社交媒介。因此,其价位段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只要用于对外表达尊重,就有升级趋势,不会趋势性降价。相对于传统制造和科技品,这是其优势。
综上,量方面,只要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白酒需求就不会结束。我个人相信中国宏观经济远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地产周期和地方债务周期已平稳过渡化解,应相信中国政府的智慧和定力,中国经济成长潜力仍有很强韧性。白酒量能伴随经济上行而增长。价方面,中高端酒独特的社交和情感表达属性支撑价格长期稳步提升,这一特性未被破坏。
节奏上,为何说现在是行业大底?20、21年白酒价格飞涨,茅台最高到3500元,大量老百姓和黄牛囤货,投资需求旺盛。但过去三年,很少有人囤酒。现在黄牛和投机客基本出清,因老百姓和黄牛的需求与价格正相关,茅台批价从3500跌到1700-1800,三年跌50%,泡沫已出清。加之今年二季度禁酒令出清与腐败挂钩的需求,目前行业需求健康,库存中性,终端零售商库存低,社会库存需求被打掉,类似2015、16年周期底部。
前两点决定行业长期空间和商业模式不会趋势性下行,核心企业竞争优势和份额未受太大影响。第三点决定行业起势时间和弹性,这轮需求下行周期伴随明年消费和经济企稳,白酒需求已见底,明年将企稳复苏;价格企稳回升后,可能推动渠道加库存和社会库存回补,这是板块弹性所在。
最后体现在股价上,估值低、股息率高、持仓低,三低一高(股息率高、机构持仓低、预期低、估值低)确保板块下行有底、上行有空间。当前市场分歧大,90%以上基金不配白酒,反而是布局良机。
搜狐财经:新消费领域经历了从资本热捧到回归理性的过程。您认为当前新消费板块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估值回调后的布局良机吗?
吴越: 大家可能有误区,今年其实没有所谓的新消费板块,我们定义的新消费公司不到50家,其中80%是传统消费(四年前上市),只有近一两年上市、契合新人群新需求新品类的才算经典新消费。建议不要将新消费视为板块,而应自下而上个股分析,每家公司差异很大。此前港股两只十倍股,一家可能已结束,另一家阶段性修整明年或还有行情。每家公司都需细致甄别,不建议贴标签做贝塔投资。
今年主线是消费成长股,即在宏观压力、消费景气差背景下仍保持不错业绩增速的成长企业,共同特征是穿越消费下行周期,体现盈利韧性。从消费成长股角度理解:如果明年消费景气反转,这批公司基本面会受益于环境好转,实现景气加速;如果明年消费景气同今年一样,它们仍能保持增速和韧性,体现超额收益。节奏上,4至6月快速上涨后,6月底至今回调三个月,消费成长股估值和股价普遍跌20%-40%。
回调后展望明年,四季度估值切换,这批公司明年PEG(PE/增速)普遍回到1-1.5,部分仅0.7-0.8,处于低位。我认为无论明年消费景气好坏,消费成长股明年仍有不错投资回报。节奏上,四季度回调后,估值切换可能驱动消费成长股新一轮30%-50%涨幅,从四季度延续至明年,驱动力包括估值业绩切换、四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四中全会政策刺激,以及明年春节旺季季节性效应。这三点可能推动消费成长股不久迎来新一轮行情。
搜狐财经:您选消费股时还看重哪些财务指标?
吴越: 消费与其他行业不同,企业三张表是结果,难以判断未来方向,只反映过去表现。
对未来,尤其品牌消费品,最关键是品牌势能,这无法通过财务数字判断,需深入消费一线,如看超市、农贸市场、抖音和淘宝电商,了解哪些品牌正崛起、被追捧、复购率高,且渠道和价值链分配优秀,使经销商和客户愿推广至全国全球。消费研究是有趣的行业,门槛既低也高。
门槛低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可切身感受消费行为和趋势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门槛高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偏见,非上帝视角。即使作为机构投资人看消费十多年,我仍只是特定区域、年龄和购买力群体的代表。难点在于如何从有偏个体走向客观全局,了解各年龄层特别是新兴消费者的喜好和未来趋势。
这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做全局调研,才能做出前瞻性判断。三张表重要,但反映的是静态过去;要对未来做前瞻判断,必须勤奋深入一线和年轻人,获取全局视角。
搜狐财经:四季度消费板块呈现什么走势,您建议投资者配置什么细分方向?
吴越:四季度市场可能结构性再平衡,当前A股极致分化,流动性集中在少数成长方向,情绪指标类似2015年高位,而传统消费顺周期板块交易热度和市场关注度处于十年低位。
市场有周期会趋同,四季度需防范风格再平衡风险,尤其是四季度是政策预期窗口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四中全会将内需和反内卷行业置于高位。需关注结构性再平衡带来的高低位资产变化,消费处于低位,存在机会。
看好方面,短期至明年春节,白酒是重要板块。我个人对明年春节乐观,可能是白酒新周期起点标志事件。拉长到明年一二月,白酒是消费板块不可回避需重点布局的方向。
新消费板块中,今年上半年涨幅较大的黄金珠宝、IP潮玩、宠物、博彩、旅游等消费服务赛道,目前跟踪基本面无大问题,主要是情绪和估值受科技板块抽水影响回调,必将回归。时间不会太久,四季度估值切换可能驱动这些业绩坚挺的成长板块反转。
中短期,白酒是预期差最大、明年可能实现较高收益的方向;新消费或消费成长股是共识方向,预期差较小,属于跌多了可布局的品种。四季度可能出现高低位资产再平衡。
每年四季度特别是11月后都出现结构性反转,且超预期。本轮顺周期资产年底可能出现较大超预期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