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科普|久坐党小心!屁股沟里长“小窦道”?藏毛窦知识看这篇就够了

提到久坐的危害,大家先想到颈肩腰腿痛。但其实,久坐还可能让屁股沟(骶尾部)患上一种麻烦病——藏毛窦。数据显示,久坐的人得这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尤其是年轻男性。《中国肛肠病杂志》研究发现,每10万人里约有26人会得,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多,可别不当回事!

PART.1

先搞清楚:藏毛窦到底是啥?

简单说,藏毛窦就是屁股沟的软组织里,长了一条能“藏”毛发的慢性感染通道(窦道),有的还会形成囊肿。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毛发不小心扎进皮肤里,再加上细菌感染,慢慢就形成了反复发炎的小通道。摸起来可能会在屁股沟上方摸到小凹陷,通道里还可能有毛发、脓液,属于常见的肛周问题。

PART.2

身体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藏毛窦来了

藏毛窦的症状分阶段,不同时候表现不一样,别当成普通“上火疙瘩”:

(一)没感觉的阶段:大多数人没明显不舒服,只是偶尔发现屁股沟中间有个小凹陷,皮肤摸起来有点厚、有点硬。偶尔挤一下,可能会流出一点点发臭的稀东西,很容易被忽略。

(二)突然发炎的阶段:通道里细菌感染了,屁股沟会一直胀痛,甚至像跳着疼,皮肤又红又热,严重时还会发烧(体温38℃-39℃)。用手摸可能会摸到软软的“脓包”,疼得根本坐不住,连走路、日常活动都受影响。

(三) 反复不好的阶段:急性发炎时的脓包破了,或者医生切开排脓后,如果没清干净病灶,就会变成慢性的。表现为屁股沟反复流脓,皮肤长期受刺激,可能会变黑、长湿疹,还能摸到通道位置有硬疙瘩,疼痛反反复复,有的人甚至会拖几个月、好几年。

PART.3

为啥会得藏毛窦?这几个原因要注意

藏毛窦的发病原因还没完全研究透,但医生普遍认为是“天生因素+后天习惯”一起导致的:

(一)天生的原因:和胚胎发育有关,比如骶尾部位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组织“嵌”在里面,后来感染形成通道,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二)后天的原因:这是主要诱因,尤其是“久坐”最关键:

1.久坐让屁股沟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变差,还容易出汗,潮湿环境特别容易滋生细菌;

2.胖、屁股沟深的人,局部不好清洁,容易藏脏东西,毛发也更容易扎进皮肤里;

3.毛发又粗又密的人,走路、坐着时毛发容易被摩擦、挤压进皮肤,引发炎症,慢慢形成通道;

4.屁股沟部位受伤后,伤口没长好,有异物残留,也会诱发慢性感染;

5.家里人得过类似病的,自己得的概率也会比普通人高。

PART.4

得了藏毛窦,该怎么治?

治疗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灶大小来选方案,主要分“不用开刀的保守治疗”和“需要开刀的手术治疗”:

(一)不用开刀的保守治疗:适合轻症或没症状的人

1.没症状的:不用特殊治疗,每天把屁股沟洗干净,定期观察就行;

2.刚发炎的时候:可以吃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控制炎症,再涂些抗菌药膏缓解红肿疼痛,但要注意,抗生素只能暂时缓解,没法根治通道;

3.注射药物治疗:往通道里打苯酚、纤维蛋白胶等药物,帮助通道闭合,适合通道浅、没有明显脓包的情况,但治好后容易复发;

4.中医辅助:用“拖线”的方式把脓液引出来,再用棉垫压迫帮助通道愈合,可作为辅助手段。

(二)需要开刀的手术治疗:想根治主要靠这个

适合反复发炎、有脓包或者通道比较深的情况,常用的手术方式有:

1.切开排脓术:急性发炎有脓包时,快速切开把脓排出来,缓解疼痛,但术后可能还会形成慢性通道,需要二次手术;

2.切除后直接缝:把整个通道和受影响的组织切掉,然后把伤口缝起来,适合病灶小、没明显感染的情况,但伤口裂开、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约50.0%、54.5%);

3.切除后不缝:把病灶切掉后不缝伤口,通过换药让伤口慢慢长好,适合通道复杂、感染严重的情况,虽然好得慢,但复发概率低;

4.皮瓣修复术:切掉病灶后,用附近的皮肤“补”在伤口上,适合伤口面积大、反复复发的人,能减少术后畸形;

5.微创技术:比如内镜下消融病灶、往通道里填血小板血浆,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目前还在推广中,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注意:藏毛窦总体复发率约6.9%,手术方式、术后护理都会影响是否复发;如果复发了,要排查是否有肠炎、免疫力低、皮肤肿瘤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PART.5

不想得藏毛窦?做好这5件事就行

藏毛窦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久坐人群,做好以下几点能降低风险:

(一)别一直坐着: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10分钟,让屁股沟血液循环起来,减少压迫;

(二)控制体重:通过合理吃饭、规律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因为胖导致屁股沟变深;

(三)勤清洁:每天用温水洗屁股沟,爱出汗的人要保持局部干燥,定期把屁股沟的毛发剃掉,减少毛发扎进皮肤的风险;

(四)穿宽松衣服:选纯棉、透气的内裤和外裤,别穿太紧的,避免摩擦刺激屁股沟皮肤;

(五)保护好皮肤:避免屁股沟部位受伤,万一受伤了,要及时清洁消毒,确保伤口好好愈合,别留异物。

藏毛窦虽然是慢性疾病,但反复不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在久坐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定要多了解这个病。如果发现屁股沟反复红肿、流脓、疼痛,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少遭罪;平时做好预防,才能守护好屁股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病学分会. 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3, 26(11): 1008-1016.

[2]娄宏达,张义君,刘燕青,王玮,王建国.藏毛窦的临床诊治进展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9):195 - 196.

[3]杜炳林.手术治疗藏毛窦的应用及病例资料回顾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6):16 - 17.

[4]杜涛,张振宇,冷株赟等.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2019版藏毛窦诊治临床实践指南[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4):363 - 374.

[5]付俊豪,祁志勇,刘博,等.骶尾部藏毛窦病因及临床诊断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4):622 - 625.

[6] Powell BC,Webb CB,Ewing JA,et al. Gluteal Fascial Advancement for Pilonidal Cyst Disease:A 10 - year Review (J). Am Surg,2016,82(7):622 - 625.

文 | 肛肠科 冷兴川

编辑:胡 波

一审:李治刚

二审:游 莹

三审:任小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健康科普|久坐党小心!屁股沟里长“小窦道”?藏毛窦知识看这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