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狐大医 | 不吃糖怎么还会长蛀牙?这些“隐形糖”孩子可能天天吃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口腔科医师 赵佳奇

编辑 | 刘家碧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通知中指出,要推动形成“主动护牙、科学控糖”的健康生活方式。孩子来看牙时,常有家长疑惑,自己并没有给孩子吃很多糖,为什么孩子牙齿还是坏了呢?顺义妇儿医院口腔科医生赵佳奇将为您解答,“糖”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悄悄摧毁孩子牙齿健康呢?

糖,为何是牙齿的“天敌”?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居住着许多种细菌。其中一些“有害菌”尤其喜欢以糖为食。当孩子吃下甜食或喝下含糖饮料后,这些细菌会迅速分解糖分,产生大量的酸,这些酸会攻击牙齿最坚硬的保护层——牙釉质,使其表面的矿物质流失。如果孩子频繁地摄入糖分,口腔环境长期处于酸性状态,最终牙釉质被腐蚀出一个小洞,这就是龋齿(蛀牙) 的开始。

平时摄入的哪些“糖”容易被忽略?

“糖”可不仅仅指糖果。除了显而易见的糖果、蛋糕、冰淇淋,许多“隐形糖”更值得警惕。

1、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果汁、奶茶等是液态糖的“重灾区”,它们能大面积地包裹牙齿,危害极大。

2、精制碳水化合物:饼干、薯片、白面包等会在口腔中迅速分解成糖,同样为细菌提供“养料”。

如何避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摄入很多糖?

控制糖的摄入是预防牙齿龋坏有效的办法。

1、减少频率比减少总量更重要:频繁吃零食意味着牙齿在不断受到酸的攻击。如想摄入甜食可集中在正餐后食用,随后及时清洁,减少牙齿被酸蚀的次数。

2、警惕“隐形糖”饮品: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学会看食品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成分表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浆等,做到心中有数,选择糖分更低的产品。

4、选择健康的零食:用坚果、奶酪、水果(整个的水果优于果汁)来代替饼干和糖果。

除了控糖,口腔卫生习惯同样关键

减糖控制了“敌人”的粮草,而良好的口腔卫生则是我们主动出击,清除战场。

1、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尤其重要的是睡前刷牙,因为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能力变差,细菌更易滋生。

2、合理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是牙釉质的“强化剂”,它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并促进牙齿的再矿化。

3、每天使用牙线:牙刷只能清洁牙齿60%的表面,牙缝是清洁的盲区。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在这里堆积,极易导致邻面龋和牙龈炎。所以,每天使用一次牙线是必不可少的。

4、定期口腔检查: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牙齿的健康并非与生俱来、一劳永逸,它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精心呵护。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过量和频繁地糖分摄入,是导致牙病的主要元凶。赵佳奇医生总结了一个“爱牙公式”:健康牙齿=减糖控糖(管住嘴)+有效清洁(用好牙刷和牙线)+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狐大医 | 不吃糖怎么还会长蛀牙?这些“隐形糖”孩子可能天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