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流感病毒也悄然活跃起来。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它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高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对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构成健康威胁,甚至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防线呢?答案就是——接种流感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强调,这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后果的最有效手段。
为什么流感疫苗要年年打?
很多人会问:“去年打了,今年为什么还要打?”WHO给出了科学解答:
病毒在“变脸”:流感病毒极其“狡猾”,容易发生变异。每年全球流行的病毒株可能都不同。因此,WHO每年都会根据全球监测数据,推荐新的疫苗组分,确保疫苗能精准应对当年的主要流行毒株。去年的疫苗对今年的新病毒保护力会大打折扣。
免疫力会“衰减”:接种后6—8个月,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获得最佳保护,每年接种一次是必要的。所以,将接种流感疫苗看作一项“年度健康投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明智之选。
哪些人最需要疫苗保护?
WHO和我国发布的相关文件均明确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人群及时接种:
老年人(60岁及以上):免疫力较低,常伴有基础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住院和死亡风险更高。
儿童(6个月至5岁):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流感高发人群,易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慢性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会加重原有病情,风险极高。
医务人员:作为一线人员,感染风险高,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措施。
婴幼儿家庭成员及看护人员: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形成“家庭保护圈”,间接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6月龄以下婴儿。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北京市的惠民政策:
重点人群免费接种,便捷高效
为保障市民健康,北京市持续实施流感疫苗接种惠民政策。具有北京市居民身份/社保证明且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校中小学生,以及养老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行业一线工作人员可免费接种。其他人群可自愿自费接种。接种工作通常在每年9月至11月底集中开展。市民可前往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或就近选择接种点预约接种。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前关注社区通知,及时接种疫苗。
常见疑问解答
Q
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会有副作用吗?
安全。流感疫苗在全球已使用数十年,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最常见反应是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低热、乏力,通常1-2天内可自行缓解。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
A
Q
打了疫苗还会得流感吗?
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预防感染,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重症风险。即使接种后再感染,症状通常更轻,病程更短。
A
Q
除了打疫苗,还有哪些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核心,但仍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出现症状后,要居家休息,及时就医。
流感季虽然年年如期而至,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主动接种流感疫苗,是您和家人抵御流感侵袭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金钟罩”。让我们积极响应北京市的惠民政策,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免疫屏障,健康、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
A
供稿: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吕敏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