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体重管理门诊
近日
“丝瓜汤”这个梗爆红网络
而这个梗源自一段
某博主发布的家庭情景短剧
引发了全网共鸣
一直专注于“通过饮食调理身体状态、改善体态”的中医体重管理专家李娜表示,丝瓜不只是中医眼里的养生佳品,更是早秋时节帮我们轻松维持理想体态的“宝藏食材”,养生与塑形的双重优势,值得每个人关注!
丝瓜:中医养生宝,更是体态管理好帮手
在中医理论中,丝瓜性凉、味甘,归肺、肝、胃经,《本草纲目》记载其能“通经络,行血脉,化痰解渴”,可调理气血、清余热痰湿,是夏末秋初的食疗优选。从日常体态管理角度看,丝瓜的优势更突出:
1.
低卡高纤维:每100克丝瓜仅含20大卡左右热量,膳食纤维却很丰富,吃了能快速增强饱腹感,减少对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渴望,避免热量“超标”。
2.
促进代谢:它含有的植物黏液和维生素C,能辅助推动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代谢废物,改善平时容易出现的便秘问题,让身体循环更顺畅。
3.
利水消肿:不少人会因水分代谢不畅显得“浮肿”,丝瓜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缓解这种水肿感,让身形看起来更轻盈。
早秋吃丝瓜:养生+塑形双收益
1
润肺祛燥+控食欲
秋季的干燥天气容易让人口干咽燥,还可能打乱食欲节奏。丝瓜既能清热润肺、缓解口干不适,又能靠高纤维延长饱腹感,可以帮我们控制每日总热量。
2
通经活络+促循环
夏天常吹空调、喝冷饮,容易让湿气滞留体内、经络不通,进而影响身体代谢效率。丝瓜能疏通经络、行气血,改善身体循环状态,让代谢功能更稳定,避免因循环差导致的“局部厚重”。建议吃丝瓜时连同丝瓜瓤一起吃,通络效果更好,还能额外补充纤维、助力肠道蠕动。
3
健脾开胃+稳状态
夏天过后脾胃功能会变弱,若此时盲目调整饮食,很容易损伤脾胃、打乱身体平衡。丝瓜质地柔软、易消化,能清胃热、养脾胃,在保护脾胃功能的同时,为身体提供基础营养,避免因“过度控制饮食”导致的状态下滑。
4
凉血解毒+少“虚浮”
秋季干燥易让体内虚火上升,不仅可能引发皮肤问题,还可能因毒素滞留让身体显得“虚浮”。丝瓜能凉血解毒,既能辅助改善皮肤状态,又能减少体内多余负担,让身体更清爽,帮我们远离“浮肿型厚重”。
轻体版丝瓜汤:低卡 营养 饱腹感拉满
丝瓜做汤最能保留营养,还容易吸收、好搭配,推荐这款兼顾养生与轻体需求的丝瓜汤,简单易做又好吃:
1
材料
丝瓜1根(约200克)、鲜百合30克、去皮鸡胸肉/虾仁100克(二选一,低脂还能补蛋白)、姜3片、枸杞少许、葱花少许。
2
做法
1.
丝瓜洗净去皮,切滚刀块(记得现切现煮,避免氧化变黑、流失营养);
2.
鸡胸肉切薄片,用少许生抽、1克盐、5克淀粉腌制10分钟(虾仁可直接用少许白胡椒粉腌制);鲜百合掰片洗净,枸杞泡软;
3.
锅中放1勺橄榄油(约5克),爆香姜片,加入500毫升清水煮沸;
4.
放入鸡胸肉/虾仁,煮至变色熟透后,加入丝瓜块和百合片;
5.
中小火煮3-5分钟至丝瓜变软,撒上枸杞,加1-2克盐、少许白胡椒粉调味,最后撒葱花即可。
3
搭配点评
鸡胸肉/虾仁低脂高蛋白,能补充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帮我们维持肌肉状态,避免因调整饮食导致的乏力;
姜片能中和丝瓜的寒性,保护脾胃,就算平时肠胃敏感也能吃;
百合润肺、枸杞补气血,避免因饮食调整出现的气血不足;
整碗汤热量大概150大卡,当作午餐配菜或晚餐主食都合适,吃饱不饿还不怕热量超。
这些人吃丝瓜:调理期需“注意”
丝瓜性偏寒凉,结合日常体态调理的需求,以下人群要多留意:
脾胃虚寒者慎吃:平时容易腹泻、大便稀溏的人,吃的时候可以多放2-3片姜,也别一次吃太多,避免加重肠胃不适;
风寒感冒者不吃:感冒时怕冷、流清鼻涕、咳白痰,说明身体正虚弱,吃丝瓜可能会加重症状,等感冒好透了再吃;
孕妇、生理期女性慎用:特殊时期体质偏寒,若想吃,一定要搭配足量姜片,控制好分量,这段时间可以先把体态调理放一放,以身体舒适为主。
小提醒:顺应自然,吃对食材更轻松
养生的真谛是“顺应自然”,调理体态也是如此。早秋大自然给我们的丝瓜,既能帮我们清热润燥、平稳度过季节交替,又能靠自身优势帮我们轻松管理体态。
不用刻意节食,只要把丝瓜这样的天然食材融入日常饮食,用“低卡高营养”的搭配替代高热量食物,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慢慢靠近理想体态。下次再刷到“丝瓜汤”的梗,不妨走进厨房,为自己做一碗轻体版丝瓜汤,用最舒服的方式,养出好状态、好身形!
体重管理门诊
脾胃病科
专病
脾胃病科减重特色诊疗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快速、准确地检测患者体内脂肪分布,为减脂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特色:依据患者体质与证型,选用健脾化湿、膏脂归化的千年经方,配合穴位埋线燃脂,调节内分泌与代谢。以“三个月、三阶段”为减脂周期,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专属的减脂方案。
第一阶段:启动期(第 1 - 2 周):调整饮食结构,激活身体代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第二阶段:减脂期(第 3 - 8 周):独家秘籍重新训练脂肪细胞
第三阶段:巩固期(第 9 - 12 周):永久保持,根据身体独特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
科室以专业团队为支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中医特色为优势,以精准检测为保障,为患者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减重解决方案。
脾胃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山西省脾胃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山西省食管疾病规范整治联盟单位,山西省消化疾病专科联盟单位,华北区域中医肿瘤防治联盟成员单位。获山西省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脾胃病科注重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精髓,重视脾胃病理论及名家学术思想,在脾胃病和肝胆疾病的诊治方面,立足传统中医药,突出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汤剂口服、针刺、灸法、穴位敷贴、中药灌肠、穴位注射、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推拿、耳针、拔罐、穴位埋线、中药熏蒸泡脚、电针、放血疗法、中药塌渍等。主要诊治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应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知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对患有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疑难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科室本着“动车精神”,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综合治疗理念,在常见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病的诊治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
脾胃病科设有内镜诊疗中心,拥有胃镜、肠镜、高频电切、和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开展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胃、食管和结肠疾病的诊断,食管及胃内异物取出,消化道息肉的切除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等。开展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等。胃肠动力室主要开展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用于辅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和明确部分便秘患者病因,指导治疗。
文字:脾胃病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