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过敏与雷暴哮喘
夏秋之交,雷雨天气频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场凉爽的盛宴,但对于花粉过敏者,此时却正值季节性过敏高发期,更潜藏着“雷暴哮喘”这一急性健康威胁。
面对过敏性疾病,我们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日常防护外,服用抗过敏药物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为您深入解读抗过敏药物的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是雷雨天气期间或之后
群体发生的急性哮喘发作现象
其发生需三个条件
1
空气中高浓度的过敏原
如蒿草、植物的花粉。
2
雷雨天气
上升气流将花粉卷入潮湿的云层底部,雷电的震动等力量使花粉颗粒崩解成更微小的颗粒。
3
易感人群
患有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的人群是高风险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尤需警惕,许多儿童的过敏性鼻炎症状(鼻塞、流涕、揉眼)被家长误认为是“反复感冒”,而这些容易忽视的症状让儿童的气道处于“一触即发”的敏感状态,雷暴哮喘则可能以首次严重发作的形式出现,让家长猝不及防。
微米级的花粉碎片能够绕过鼻腔过滤,直接深入肺部支气管,导致敏感的呼吸道发生强烈的痉挛和炎症反应,导致突发性的喘息、咳嗽、气短等哮喘症状。此外,高浓度花粉还会诱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皮炎等一系列问题。
二、预防与急救并重
应对雷暴哮喘及季节性过敏
需采取“预防”与“急救”双重策略
预防性药物
构筑“防护盾”
如果您是花粉症或哮喘患者
在花粉高峰季和雷雨季提前预防是关键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是通过消除呼吸道的基础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需连续规律使用数天至数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建议对已确诊花粉症或哮喘等高风险人群,在花粉季来临初期即开始规律性预防用药,以显著降低雷暴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发作风险及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口服预防药物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每日一次口服,使用方便。
抗组胺药能有效控制鼻眼过敏症状,减轻整体过敏负荷,但不能替代对下呼吸道的预防性抗炎治疗。
急救缓解药物
备好“救命药”
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
所有高风险患者必须随身携带
速效支气管舒张剂
这类药品能在数分钟内快速扩张痉挛的支气管,是缓解急性呼吸困难的首选急救药物。若使用后症状未缓解或需频繁使用,必须立即就医!
三、服药时的注意事项
警惕嗜睡
大多数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建议睡前服用,避免在服药期间从事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按实际因素,检查过敏原,对症下药,不可盲目服用。
规律用药
如果每年有发病规律,如雷暴哮喘、花粉症等,建议在发病前1~2周开始规律用药。一旦开始吃药,就要连续、规律的用药,直到过敏季结束,切忌症状稍缓就随意停药。
四、日常生活小提示
01
避免接触
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外出佩戴密封性好的口罩和护目镜,避免接触过敏原。
02
环境控制
雷雨天气紧闭门窗,待在室内;定期清洗家居用品,减少尘螨滋生。
03
增强体质
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敏原食物;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总结而言,应对季节性过敏和雷暴哮喘,需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策略。高风险人群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坚持规律预防,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做好日常防护。唯有正确认识疾病,科学选用药品,才能安然度过每一个过敏季节。
来源 | 药学部
文章 | 黄静 闫旭 冀召帅
责任编辑 美编排版 | 宣传中心
审核 | 韩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