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傍晚,湖南省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湘超)在长沙贺龙体育场盛大开幕。能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门票早在开赛前就销售一空。在揭幕战中,主场作战的长沙队以2:0力克娄底队,其中第60分钟的一记精彩头球破门,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开幕式上,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亲自宣布联赛开幕,省委常委吴桂英、副省长张迎春等领导悉数出席,彰显了政府对赛事的高度重视。本届湘超共有14支来自各市州的代表队参赛,采用13轮常规赛 淘汰赛的赛制,每支球队将进行7个主场和6个客场(或6主7客)的比赛,所有赛事都安排在每周五至周日举行,避免与其他赛事时间冲突。
9月13日,湘超首轮比赛继续展开激烈角逐。在衡阳体育场进行的衡阳队对阵株洲队的比赛中,株洲队13号球员兰文瑾开场仅6分钟就首开纪录,19号李超豪在第15分钟再下一城,最终帮助球队2:1战胜对手。这场比赛吸引了近3万名观众到场观战,现场人山人海,创下了衡阳市建市以来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最高纪录。其他场次比赛同样精彩纷呈:郴州与常德上演进球大战,常德队4:3险胜;邵阳2:1力克湘潭;湘西0:2不敌益阳;岳阳对阵怀化、张家界迎战永州的比赛也都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郴州与常德的比赛共打入7粒进球,展现了湖南足球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参赛球员既有在校学生,也有社会各界的足球爱好者,彻底打破了以往仅靠体校培养运动员的局限。
湘超联赛在办赛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赛事由湖南省文旅局牵头组织,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多场比赛都有政府官员现场观摩。开幕式当天,贺龙体育场外还特别开设了非遗美食市集,茅市烧饼、渣江米粉等湖南特色小吃让球迷们大饱口福。更吸引人的是,联赛门票被设计成文旅通关文牒,持票球迷可以免费游览省内多个景区,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以长沙天心区为例,湘超开幕期间周边酒店、餐饮等行业的营业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赛事还融入了丰富的湖湘文化元素,场边的舞龙表演和拉拉队助威,让观众在欣赏比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湖南风情。
这种以足球带动地方发展的模式并非湖南独有。从贵州村超开始,到江苏苏超、江西赣超、四川川超等,全国各地相继涌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足球联赛。贵州村超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赛;2025年夏天火爆全网的苏超联赛,严格限定参赛球员必须是非职业选手,强调全民参与;赣超联赛的精彩进球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即将启动的川超联赛计划以区县为单位组队参赛;粤超联赛则明确规定禁止现役职业球员参赛,以保持赛事的草根特色。这些联赛大多由地方文旅或体育部门主导,在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足球的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过去足协包揽从中超到青训的所有事务,虽然名义上是民间组织,但实际运作中行政色彩浓厚。2025年1月9日,中足联正式获批成立,标志着管办分离改革迈出关键一步:足协专注于制定标准和监督管理,中足联则具体负责联赛运营。这一改革延续了2015年和2017年的改革方向。村超、苏超、湘超等地方联赛的兴起,为中国足球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参赛群体从专业运动员扩展到全社会,真正实现了全民足球的愿景。
文旅部门在这些地方联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支持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拓展业务,还推动政府部门优先在赛事举办地安排会议培训。以湘超为例,赛场外的市集活动带动了周边消费;苏超第三轮比赛吸引超过2.8万名观众,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典范;赣超的精彩瞬间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川超则整合了从场馆建设到商业赞助的全产业链资源。这些创新做法让足球赛事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湖南足球正在经历质的飞跃。曾经连一支中超球队都没有的湖南,如今通过湘超联赛焕发出新的生机。衡阳与株洲的比赛中10分钟内连进两球的精彩表现,郴州与常德的7球大战,都展现了湖南足球的拼搏精神。这些由文旅部门主导的联赛不再单纯追求竞技水平,而是着眼于促进地方文体旅融合发展。湘超的文旅通关文牒、苏超的成功经验,都为其他地方联赛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足协也在积极调整职能。足协主席宋凯表示,2025年将全面推进管办分离改革,足协未来将专注于国家队建设和青训工作。草根联赛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足球开辟了多元化发展道路。无论是村超与苏超的IP之争,还是湘超株洲队的精彩表现,亦或是正在筹备的重庆联赛,都表明中国足球正在摆脱过去的困境。粤超坚持禁止职业球员参赛的原则,保持了赛事的草根特色。
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足球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截至9月14日,湘超常规赛积分榜上长沙和株洲暂时领跑。文旅部门的深度参与,确保了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实践所证明的,只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从村超到湘超,中国足球正在探索一条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曾经被视为足球荒漠的湖南,如今在文旅部门的支持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