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冀商健康:入秋后,男女各有一个部位冻不得!从现在到立冬,这些秋冻方法要牢记,别给自己留病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分将至,降温的日子也不远了。我们应该如何“秋冻”呢?

其实,在应对降温这件事上,男女各有不同,若防护不当,极易落下病根。

民间有句俗语“女人不冻脚,男人不寒背”,就说明了秋冻的“技巧”——

不冻脚——避免寒从足部起

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慢,且足底有许多重要的经脉和穴位,稍不注意受寒,就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寒从脚下起。

在人体的12条经络中,有6条经络都是从脚开始的,脚部受寒,最先影响的就是这些经脉的运行,导致气血不畅。

对于女性而言,足部受寒,可能会导致或加重以下健康问题——

手脚冰冷:足寒影响气血运行,再加上女性本身阳气偏弱,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

容易感冒:脚底受寒会影响肾阳,导致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稍一受凉就容易感冒。

此外,女性受寒后还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健康问题。

建议

  • 别再穿凉鞋,降温明显时,应更换保暖性好的鞋袜,避免脚底直接接触冰冷的地面。

  • 每晚睡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泡脚15分钟左右,水温控制在40℃左右,水中可加入艾叶、桂枝等药材帮助散寒祛湿。

  • 泡脚后,可以按摩足底的涌泉穴(曲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这个穴位是肾经的起始穴,经常按揉能助肾阳升发,温暖全身。

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特别关注泡脚时的水温和时间,防止烫伤双脚。

不寒背——防止阳气受损

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体背部正中有一条重要经脉循行,那就是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它起于尾骨部位,沿着脊柱向上,直达头顶百会穴,并与其他阳经相连,影响全身的阳气运行。

如果背部受寒,督脉运行受阻,会引起以下问题:

腰酸背痛,怕冷乏力。寒邪侵袭督脉,会导致阳气不振,使人感觉腰背僵硬、疼痛,甚至怕冷、疲乏无力。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督脉与脾胃关系密切,背部寒凉会影响脾阳,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现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阳气不足,容易感冒。背部的风门、肺俞等穴位受寒会阻滞肺气,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咳嗽。

建议

  • 适当晒太阳,背部是阳气集聚之地,适当晒太阳能储备阳气,特别是每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阳光较为温和,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

  • 有阳气不足问题时,可以使用艾灸温暖背部的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等穴位,帮助发散寒邪、激发阳气。

  • 降温时酌情增加衣物,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直接受寒。

秋冻小技巧

  1. 上半身添衣慢、添衣少、从薄到厚。

  2. 下半身要注意保暖,比如要穿上袜子,要穿长裤,也是从薄到厚。

  3. 关键部位保暖还是重要的,比如后颈部、腹部、腰部和膝盖,所以天气变凉时,添衣可以从背心开始,既可以保暖、保护关键部位,又不至于穿太多,没有体验“凉”的机会。

  4. 有咳喘、容易反复感冒、体质偏弱者,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以保暖、不生病为首要原则,必要时也是要多穿衣的。

  5. 暮秋(晚秋)时如果南方地区也变得比较凉了,那么该穿的衣服也是要穿上的,不能一味追求“冻”,而真得冻出病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来源养生中国

图文整理杨梦茹

你曾错过这些内容

冀商文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冀商健康:入秋后,男女各有一个部位冻不得!从现在到立冬,这些秋冻方法要牢记,别给自己留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