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身体没什么大问题,但总少不了小烦恼:
早起刷牙时总感觉喉咙有口痰想吐出来,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我知道这是痰湿重。
爬几层楼梯就上气不接下气,干一会儿活就觉得累。这可能是气虚。
长期血压偏低,还有轻度贫血。中医说是血虚。
肤质干燥,眼睛也干涩。这又是津液不足。
……
我尝试过很多食疗方法,
也踩下一些坑:
01.陈皮水、玫瑰花茶喝完,痰湿少、心情舒畅,但身体更虚了。
痰湿重,身体郁闷不通,我用了陈皮、玫瑰花。
陈皮、玫瑰花都具有芳香纾解的作用,能“疏通”身体。有段时间,我每天都在交替地喝陈皮茶、玫瑰花茶。
大约一周之后,喉咙痰少了、脸不那么油了,大便也舒服很多。
但身体出现了别的不适:
蹲下再站起来就头晕目眩;
原本准时的月经也开始提前。
这是因为,陈皮、玫瑰花都是梳理气机的,而我喝的太多,给身体“行气”太过,也耗伤了气血。
02.银耳汤,能滋补身体阴液,但也生湿。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意思是,人到四十岁左右,身体中的精、血、津、液等具有滋润、宁静、抑制功能的物质,会自然衰减一半,人就开始逐渐衰老。
四十出头的我明显感觉到,和年轻时相比,我的皮肤变得更干燥,而且总想喝水又不解渴,手心、脚心容易发热,这些都是阴液不足的症状。
我用银耳炖冰糖滋补身体,连续吃了几天后,感觉痰变得更多了,吓得我不敢再吃了。
银耳滋阴润燥,但有痰湿、湿热、有痰的人不适合。
好的食疗,要讲究搭配
“通补结合”是正道
用陈皮和玫瑰花疏通身体的同时,要注意边通边补。
单一的陈皮和玫瑰花都属于偏性比较大的食物。
陈皮在带走痰湿的过程中也会带走身体的气。
而我本身就有点气虚,连续用陈皮做减法,自然越来越虚。
玫瑰花是疏肝的一把好手,“流通”的力量很足,但它太过于开散,更不适合长期单独食用。
推荐好用的搭配:
陈皮+黄芪,疏通身体的同时,可以也适当补气。
玫瑰花+桂圆,特别适合像我这种有点血虚的人,在发挥玫瑰花疏肝解郁功效的同时不至于伤气血。
冰糖炖银耳,这种甜腻的吃法会加重脾胃负担,不利于湿气运化。
更聪明的吃法是用银耳搭配一些健脾祛湿、理气化痰的食材,边补边通,这样就既能滋阴又能祛湿了。
陈皮红豆银耳羹 【食材】 银耳半朵,陈皮一片,红豆50克(赤小豆更好),冰糖10克(可不放)。 【做法】 1.泡发银耳。 将银耳用温水浸泡2—3小时,直至完全泡发变软。去掉底部黄蒂,撕成小朵,越小越容易出胶。 2.浸泡红豆。 将红豆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也可以放冰箱浸泡过夜。 3.陈皮用温水冲洗一下,再浸泡30分钟至软。 泡软后,用刀刮一刮内部白色的瓤。浸泡陈皮的水不要倒掉,一起倒入锅中。 4.将泡发的银耳、红豆、陈皮一同倒入砂锅,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1.5—2小时。 5.最后可以加入少量冰糖调味,再焖煮五分钟即可。 |
每周食用2—3次,最好白天吃。避免增加脾胃负担。
感冒发烧、咳嗽痰多时不宜食用。
我自己在坚持吃了一段时间的陈皮红豆银耳羹后,感觉皮肤和眼睛都水润多了。皮肤不那么“干枯”,整个人看起来也更年轻一些。
李辛老师在《儿童健康讲记》中
总结过一个九字真言:
有没有?通不通?定不定?
有没有,就是资源(能量、气血)有没有?
通不通,就是渠道(三焦、经络、脏腑)通不通?
定不定,就是精神定不定?
资源不够了就要补,渠道不通了就要帮助疏通。
中年人往往是又虚又堵,所以调理时需要边通边补,边补边通。
疏通时,要注意保护气血;
吃补品,也要注意健脾祛湿,以免给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更重要的是,提高身体的感受力,反馈式地吃喝,随时进行调整。
愿每一个步入中年的我们,
都能通过正确的食疗养护,延缓衰老的速度,
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作者简介:豆厨妈,两宝妈妈,资深羊粉,中医践行者。
文| 豆厨妈
编辑|杨杨
校对 |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