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一刻,儿子的房间里准时传来“咚”的一声。我眯着眼看监控,发现儿子已经在房间里,自导自演奥特曼打小怪兽了。
“这才睡了七个半小时啊…….”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认命地爬起来。
你家是不是也有个“永动机”男孩?充电五分钟,蹦跶两小时,老母亲血槽已空,他还在喊“妈妈再来一次”?
如果你也常被儿子的“超长待机”模式折磨得怀疑人生,那么今天美妈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
男孩之所以那么“费妈”,很多特质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难带,并非故意捣乱,而是早在生命之初就已写就的生命密码。
1.男孩的大脑生来就与众不同
科学家发现,男孩大脑中连接左右半球的“桥梁”(胼胝体),天生就比较精简。这座桥梁,在男孩的大脑里,相对较窄,而且发育比女孩晚1年多,这就意味着:
①男孩的左右脑联动更少,更擅长一次只做一件事。
当你看到儿子玩玩具怎么叫都不回应时,别急着生气,他可能是真的太专注了,以至于没听到你的声音。这时候,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等他抬头看你再说事情,效果会好很多。
②切换不同任务时,男娃的大脑需要更多时间去反应。
孩子正在搭乐高,刚到最关键的地方,你突然喊停,让他立刻刷牙睡觉,他肯定会把嘴噘得老高,嚷着“不要!”但你提前凑过去看看他的进度,“这一块塔基搭得真好!不过,再过5分钟,我们就要刷牙睡觉啦。”这样给他的大脑缓冲一下,孩子自然不会心生不满。
2.激素在悄悄起作用
为什么男孩的精力特别旺盛,好像永远不知道累?为什么钟情于各种冒险和挑战,喜欢通过运动来认识和探索世界?因为每个男孩体内都有一种特别的激素:睾酮。
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太调皮,其实这只是他们正常的成长需求。我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公园,他连续跑了两个小时都不觉得累,而我早就累得坐在长椅上了。后来才知道,是睾酮在暗中捣鬼。
3.情绪来了,却说不出来
或许你也发现了,男孩发脾气时,往往说不清为什么生气?其实他也想说,可是说不出来。
研究表明,当男孩情绪激动时,大脑中管情绪的杏仁核会特别活跃,而管说话的地方却没那么灵活。这就导致他们常常用行动来代替语言,比如可能会摔东西、会大喊大叫,甚至一个人生闷气。
这时候,若父母能帮他说出心里的感受,例如“因为积木老是倒,所以你很生气?"当他感觉被理解,情绪自然会渐渐平复下来。
4.实用小妙招
脑科学和生物学上的差异,导致我们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现在原因找到了,学会对症下药,男孩带起来也能很轻松。美妈现在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小方法分享给大家:
①每天都要动起来
我发现,运动充足的日子,儿子睡觉特别香,情绪也更稳定,不会随便因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
运动能让大脑释放血清素、BDNF等让人心情愉悦,能量爆棚的物质。每天让娃在户外运动2小时,哪怕是最简单的跑跑跳跳,也能优化大脑机能,消耗过剩的精力。
②一次只说一件事
指令简单明确,小家伙更容易配合。与其说“快去整理房间”,不如说“先把绘本放回书架”。如果事情比较多或复杂,就分成几个小步骤,一步一步来。
任务门槛变低了,他更愿意做,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最后还能得到爸妈的肯定,自然不会跟你抬杠。
③帮他说出心里话
当儿子闹脾气时,我会先抱抱他,然后试着帮他说出感受,“没能去游乐场,所你你很失望?“慢慢地,他也学会了自己说出“我有点难过”、“我现在很生气”……
不过,过度共情也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个度咱们要把握好。至于这个“度”要去到哪里,就要结合当下情况和孩子的特质来了。
③生活要规律
我发现,孩子每天固定时间吃饭、睡觉、玩游戏、阅读,他会更有安全感。我们不妨用简单的图画做一个日程表,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运动、几点看书、几点睡觉,让他知道让他知道每天要做什么,整个生活流程是怎样的,能有效减少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躁行为。
④妈妈也要休息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照顾好自己。我发现如果我睡眠不足,耐心也会变差,脾气也变得暴躁。现在再忙,我也会挤出点时间动一动。
比如午觉睡醒,不等迷糊劲儿全过,就在床边或瑜伽垫上花几分钟做几个简单动作,比如做平板支撑,还有猫式伸展、侧蜻蜓式这些特别适合“懒人”的舒缓瑜伽。每天坚持下来,整个人会轻松很多。
陪伴男孩成长确实辛苦,但当我们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科学原因后,就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些焦虑。每个男孩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活力、冒险精神和执着劲头,将来都会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虽然累,但更多的是欣慰。相信用对了方法,我们都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享受这段特别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