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术后“失声”的晚期癌患,如何带癌高质生存19年

接诊多年,笔者总能看到因癌症而愁眉不展的患者与家属,很多人也会直接产生“得了癌就等于人生完了”的消极认知。这种对癌症的过度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患者“必须彻底消灭癌细胞”的执念。

术后身体状况衰退

笔者接诊过一位肺癌患者老李,那是2006年,老李50岁,抽烟几十年,在销售行业做了十多年,经常走南闯北,属于“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口抽烟”的豪爽性格。却在一次体检中查出左肺4.9cm×5.9cm的肿块,活检确诊为左肺鳞状细胞癌。老李很快接受了左肺全切手术,术中 喉返神经被切除了1厘米,说话已发不出声音。

老李是个乐观的人,但失声对他打击巨大,长期的痰瘀堵塞也对他的进食造成了很大影响,人也日渐消瘦。通过一些病友、书籍的科普也让他对化疗处于悲观的态度中。

后来他在《洛阳晚报》上看到我的肿瘤专题讲座信息,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来找我。

中医辨证施治

笔者第一次见他时,他前面本来排着不少患者,但因他症状比较重,气都上不来,瞧着有点可怕,我就让他先看了。他说不出话,只能死命咳嗽,靠一张张纸条与我手写对话。他的声音完全是哑的,喉咙里有很深的一口口痰,常憋得脸部通红。我给他看时,当时也认为是喉返神经完全切断了。

但笔者注意到,他除了神经损伤,更突出的问题是严重的痰瘀阻塞。痰严重堵了气道,可能也影响到了喉返神经。所以,我当时用了清肺化痰等方法。但并没有多大把握,希望他两周后找我复诊一下。

恢复声音,获得十九年的高质量生存

没想到,他用药后居然效果奇好,很快就发出声音来了,且似乎康复得比较彻底。

老李说,用药第9天的时候,他打电话回家,爱人一开始都没听出是他,他只开口说了一句:“你听不出我是谁吗?”电话那头,全家人都哭了。

19年过去了,老李依然健在。他现在还会来复诊,每次来都是声音洪亮,笑容爽朗,根本看不出曾是肺癌患者。

他告诉笔者,退休后常和老友喝酒聊天,带孙子玩耍。

零毒抑瘤与中医协同

老李的成功康复,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老李所患的肺鳞癌对化疗不敏感,以老李当时的身体状态,化疗反而可能摧毁免疫系统,恶化体内微环境,给肿瘤复发转移创造条件。

换一种思路,改成以“零毒抑瘤”加辨证调理,也许就可以柳暗花明,实现缩小,甚至消除癌组织的目的。至少通过中医药积极合理地调整,对于后续的治疗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当然,老李的乐观、豁达,也是他能坚持治疗、积极生活的基础。

“抗癌力”带来的生命韧性

笔者也常拿老李作例子鼓励其他患者,老李是所有的难治性癌症患者的一种楷模,一个范本。

药物和手术固然重要,自我精神的振作及心理调整也很关键,这是属于内因性质的,我们现在称其为“抗癌力”的一种从精神到身体的不放弃、能调适的内在生命力

老李的故事也真切地告诉我们:

癌症或许改变了生命的轨道,但却未必能决定生命的终点。

有时候,医学的真正力量,不在于一味追求彻底消灭病灶,而在于帮患者找到与疾病和平共处的方式,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治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术后“失声”的晚期癌患,如何带癌高质生存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