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吴健雄:曾为美国造原子弹,逝世后其墓碑上刻: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199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剧烈摇晃。就在这个严冬时节,一位令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的伟大女性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她的逝世让杨振宁、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深感痛心,连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都亲自为她设计墓碑,并在上面镌刻下永恒的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就是被誉为物理学第一夫人的吴健雄教授,她不仅是世界物理学界的泰斗,更是美国核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科学巨匠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纯正的中国血液。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传奇女科学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袁世凯的孙媳妇。吴健雄在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完美诠释了她非凡的人生经历和卓越的才华。从中国江南水乡走向世界科学舞台,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天赋,在物理学的殿堂里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在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吴仲裔是当地著名的开明绅士,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盛行的年代,吴仲裔却以超前的眼光看待女儿的教育问题。他坚信女子同样可以成就非凡事业,因此特意为女儿取名健雄,寓意健康强壮、不让须眉。这个名字寄托了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希望她能像男子一样顶天立地。

吴健雄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她在学业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她就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29年,17岁的吴健雄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后转入物理系。在课堂上,她总能迅速掌握复杂的物理概念,这种超凡的理解力让教授们都为之惊叹。1934年毕业后,她先后在浙江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工作,继续钻研物理学。

1936年,24岁的吴健雄怀揣科学梦想,远渡重洋赴美深造。她先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在美国求学期间,她的物理天赋得到充分展现,很快成为奥本海默、塞格雷等物理学大师的得意门生。1940年,她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开始了辉煌的科研生涯。

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期,美国启动了绝密的曼哈顿计划。这个旨在研发原子弹的庞大工程汇聚了全美最顶尖的科学家。当时美国政府对参与人员审查极其严格,原则上只接受美国籍科学家。但吴健雄的卓越才能让当局破例邀请她加入,使她成为该项目中唯一的华人女科学家。在项目中,她负责解决铀浓缩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为防止科技外流,开始限制外籍科学家的行动自由。吴健雄多次申请回国都遭到阻挠,最终不得不像杨振宁一样选择加入美国籍。但她在内心深处始终以中国人自居,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1957年,她通过精密的β衰变实验,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虽然因性别歧视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她的学术成就已获得国际公认。

1958年,吴健雄接连创造历史: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首位女性荣誉博士,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首位华裔院士。1973年,中美关系缓和后,她终于得以重返阔别37年的故土。1982年,她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条件回国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199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以表彰她的卓越贡献。

1997年2月16日,85岁高龄的吴健雄在纽约与世长辞。按照她的遗愿,骨灰被安葬在故乡苏州的紫金山上。她的墓碑上镌刻着永远的中国人六个大字,这是对她一生赤子之心最好的诠释。尽管生前遭遇诸多不公,但这位伟大的女物理学家始终以中国人为荣,用毕生精力推动着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她的传奇人生,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科学道路上勇攀高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吴健雄:曾为美国造原子弹,逝世后其墓碑上刻:一个永远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