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裹保鲜膜暴汗脱水,
看恶心视频抑制食欲,
甚至打舌钉用疼痛来拒绝食物……”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方法
在社交平台悄然传播
吸引众多渴望快速瘦身的人群跟风尝试
01
这些极端减肥法
正在悄悄摧毁你的健康
今年夏季,一些不走寻常路、追求短期速效却隐藏极高健康风险的减肥偏方在网上引发关注。它们往往打着“高效”“玄学”的幌子,实则违背生理规律,危害深远。
1.液断减肥法
每天仅摄入液体或加工前为液体的食物,如奶茶、咖啡、鸡汤、蔬菜汤、鸡蛋羹、雪糕等。
这种方法看似能快速降低体重,实际减掉的往往是肠道内容物和水分。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急剧减少,身体会出现明显脱水;同时,严重能量不足会导致肌肉蛋白质被分解供能。
对消化系统的伤害尤为显著:没有足够食物中和,胃酸直接侵蚀胃黏膜;长期液体饮食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引发便秘和消化紊乱;还会造成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缺乏。
2.三伏天极端断食法
利用夏季高温时期基础代谢率略有上升的特点,叠加极端节食。
例如“21天夏断食”:前3天只喝果蔬汁(每日低于300大卡),后5天只吃单一食物(如生冬瓜),最后10天每日限800大卡。某些明星推广版本中还包含“裹保鲜膜暴汗脱水”等操作。
这类方法号称“半月可瘦17斤”,但减去的绝大多数是水分和肌肉。真实风险包括:甲状腺功能受损(导致基础代谢永久性下降5%-8%)、女性闭经风险上升、脱水引发的电解质紊乱。
3.心理操控法
包括自我欺骗式咒语重复、视觉警示(如将最胖照片设成屏保)、角色扮演(模仿吃播博主仅咀嚼不吞咽),甚至通过高强度游戏转移注意力以抑制食欲。
长期采取极低热量摄入(每日低于800大卡),会导致肌肉大量流失,基础代谢率永久降低。不少采用此类方法的人会在半年内反弹至比原先更重的体重。
4.偏门物理干预法
包括通过打舌钉借疼痛抑制食欲、穿极端紧身衣压缩胃容量,甚至观看恶心视频以制造进食厌恶感。
这些方法不仅效果短暂,更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口腔感染、胃黏膜损伤、痔疮发作,甚至造成长期进食障碍。
02
不想反复反弹?
科学减重才是唯一正解
科学减重的核心,是在创造合理热量缺口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持肌肉量和代谢机能稳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明确提出,应通过合理膳食逐步控制总能量摄入,推荐每日比正常摄入减少500-750大卡,并确保营养结构完整。
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孟庆彬提醒,健康减重速度应控制在每月2-4公斤(或总体重的4%以内),过快减重易导致激素紊乱、脂代谢失调等不可逆伤害。
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科学开展减重计划:
1
饮食策略:每日总摄入比能量需要量低300-500大卡,合理分配三餐结构(主食1拳+蛋白质1掌+蔬菜2掌),餐前喝水延缓饥饿感;
2
运动搭配: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跳绳、快走、爬楼梯),配合拉伸及力量训练维持肌肉量;
3
生活习惯:尽量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昼夜节律更有利于脂肪代谢。
健康减重的终点
不是短暂的体重数字下降
而是通过可持续的方式
养成真正有益身心的生活习惯
理性对待身体
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来源: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