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抗癌有道丨老年癌症患者能否接受化疗?会不会越化疗越差?

抗癌有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本专栏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关注!

医学指导

本期作者

最近一位78岁的阿伯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建议化疗联合免疫,头发花白的老人家,眼神里充满了对治疗的恐惧和排斥。家属左右为难,因为他们听说越化疗人走的越快,其次病人目前太虚弱,想先调养,再治疗。家属们小心翼翼地问出那个压在心头千斤重的问题:“医生,我父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化疗吗?我们听说化疗很伤身体,会不会……越化疗越差,人走得反而更快?”

这是肿瘤科里最常见也最令人心碎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长期与肿瘤和老年患者打交道的医生,完全理解这份深切的担忧。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拨开迷雾,寻求科学和理性的答案。

老年患者能否接受化疗?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个体化评估需要综合权衡的个体化决策

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将65岁及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并进一步细分为3个年龄段:65~75岁为“低龄老年人”;76~85岁为“老年人”;>85岁为“高龄老年人”。我国老年人定义为60周岁及以上人群,高龄老人指≥80岁人群。

年龄本身不是化疗的绝对禁忌症,生理年龄(身体实际功能状态)比实际年龄更为重要。举例来讲:一位80岁的老人,可能每天爬山、作息规律、各项机能良好;而另一位65岁的患者,可能却因多种慢性病缠身,身体虚弱。他们的治疗承受能力和策略将截然不同。

现代肿瘤学的进步告别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治疗模式,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看CT片上肿瘤缩小了多少,而是如何在最大程度控制病情的同时,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带瘤生存,活得更好”的目标。

肿瘤治疗的“艺术”,在于为老年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多种评估工具(如老年综合评估CGA)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状态、认知能力、营养情况和社会支持系统;

有针对老年患者的剂量调整方案和副作用管理策略;

有多种支持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破除迷思:“越化疗越差”从何而来?

这种普遍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其根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历史印象与道听途说: 早期的化疗药物毒性较大,副作用管理手段有限,确实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些经历通过口口相传,形成了“化疗=折磨”的刻板印象。此外,对于缺乏医学背景的普通人在见到或听说关于某些患者化疗后迅速衰弱的极端案例被放大,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恐惧。

对老年生理特点的忽视: 在过去,临床研究多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大数据。有的临床医生简单地依据“标准方案”减量使用,而非为老年人“量身定制”,这可能导致疗效不佳而毒性不减,造成了“人财两空”的悲剧。

此外,部分患者本身已处于疾病的终末期,化疗失败无法控制肿瘤,疾病进展导致死亡,在患者家属眼中的印象成为“越化疗越差”。

然而,医学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今天的肿瘤治疗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患者虚弱,先调养还是先治疗?

首先对于“虚弱”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有些患者的“虚弱”由肿瘤相关性疲乏所致,这种情况一般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会好转。有些患者的“虚弱”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相关,这种情况就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评估。

调养和治疗不是对立关系,而应该同步进行。

对于虚弱的患者,我们提倡"边调养边治疗"的策略:

1.进行全面的老年综合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调养措施;

4.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案,低剂量起始,逐步调整。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显著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中医认为化疗属于"祛邪"手段,但会损伤机体正气,导致气血亏虚、脾胃失调、肝肾损伤等。因此中医主张"扶正祛邪",在抗肿瘤的同时固护人体正气。

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

在化疗前:通过中医药调理,改善患者体质,为化疗做好准备

健脾益气: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滋补肝肾:提高解毒功能;

养心安神:改善精神状态,如扶正调神针法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在化疗期间:通过针药结合减轻化疗副作用

针对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生姜、竹茹),如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小半夏汤、“泻心汤”类方剂;此外针刺或者皮内针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有效缓解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针对骨髓抑制:使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黄精、女贞子、菟丝子等中药,可改善白细胞减少;人参、当归、大枣、龙眼肉、阿胶、枸杞等可改善贫血;女贞子、山茱萸、大枣、龟胶等可改善血小板减少。脐灸神阙穴可预防骨髓抑制。

针对乏力疲劳:采用补中益气、滋阴补血的方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能温阳补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针对神经毒性:如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辨证使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配合外洗;针刺太冲、合谷、八风八邪等穴位。

在化疗间歇期:恢复体力,增强免疫

根据患者体质(如气虚、阴虚、阳虚)进行辨证施治;

调整饮食结构,配合药膳调理;

适当的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

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在抗肿瘤和保持生活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化疗不是洪猛野兽,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化疗更加安全、有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很多老年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获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与医疗团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选择的利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以张海波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UCLA大学、英国Cardiff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院(UMCU)合作,研究内容涵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中医辨证标准化,分子病理学,液体活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药药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研究,致力于提高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并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4.799),出版专著12部(英文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大德路总院肿瘤科出诊一览表(西区门诊4楼)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抗癌有道丨老年癌症患者能否接受化疗?会不会越化疗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