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七旬肺癌多发转移患者成功出院,靶向CEA的CAR-T细胞疗法再创生命奇迹!

从血液肿瘤的"特效武器"到实体瘤的"治愈之光",CAR-T疗法正以细胞之力改写生命结局。当晚期患者重新吞咽食物,当复发胶质瘤儿童生存期翻倍,当高龄患者治疗后顺利出院,这场对抗癌症的战争终于迎来真正的转折点。

75岁的张爷爷(已化名)自2019年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以来,一直坚持接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前后多达数十次。

然而令人揪心的是,在2023年10月份的复查结果显示,他体内的癌胚抗原(CEA)仍在逐步升高,影像学检查明确提示两肺已出现多发转移(分期为cT4N2M1,IV期),病情不容乐观。

经过多学科会诊,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幸运的是,张爷爷经过严格筛选,成功入组了一项针对CEA阳性晚期实体瘤的CAR-T细胞临床研究。尽管治疗过程风险重重,但最终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肺癌多发转移,治疗陷入困境

张爷爷的病情进展并非个例。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占所有肺癌的85%。而晚期肺癌患者一旦发生多发转移,治疗选择就变得极为有限。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在肺腺癌患者中常常升高。它是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正常值<5 ng/mL。

在肺癌中,CEA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尤其在病情监测和术后复发的筛查中有一定的意义。

当CEA持续升高5~10倍时,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活动增强。张爷爷的情况正是如此,在多次治疗后,CEA仍逐步升高,提示肿瘤进展和对治疗抵抗。

绝处逢生,CAR-T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免疫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细胞)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最初CAR-T技术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显著成功,完全缓解率可高达70%~93%。而现在,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CAR-T在实体瘤中的应用,其中靶向CEA的CAR-T细胞治疗是针对CEA阳性实体瘤的一种创新策略。

对于张爷爷这样已经经历过多种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且发生多发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这种新型治疗策略成为了一线生机。

风险重重:高龄患者的治疗挑战

尽管CAR-T细胞治疗前景可观,但对于张爷爷这样的高龄患者,治疗过程面临诸多挑战:

75岁的张爷爷不仅年事已高,还伴有高血压、胆囊手术史和肺功能较差等多项基础疾病。这些因素增加了治疗过程中心血管事件、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风险。

CAR-T细胞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系统毒性、脱靶效应等。其中CRS是发生最频繁、症状最突出的急性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引起的症状类型广泛,轻重不一。

严重CRS可发生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对于高龄且有多项基础疾病的张爷爷来说,风险更为显著。

化险为夷:精准控制细胞因子风暴

正如医疗团队预料的,在细胞回输后的第十二天,张爷爷出现了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CRS),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一度生命垂危。

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由多种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全身性炎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铁蛋白血症以及多器官衰竭。

在CRS发生时,患者血清IL-6、IL-10和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浓度会显著增高。监测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诊断和评估CRS的严重程度。

医疗团队昼夜不停地监测病情,采用了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支持性治疗以维持关键器官的功能,控制基础疾病,以及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对于严重的CRS,临床上可能会使用托珠单抗(抗IL-6受体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张爷爷最终挺过了这场风暴。

奇迹呈现:肿瘤病灶明显缩小

一个月后的复查结果带来了曙光:张爷爷的癌胚抗原指标显著下降,胸部CT显示肺内肿瘤病灶明显缩小。这一结果令人鼓舞,表明靶向CEA的CAR-T细胞治疗对实体瘤也可能产生显著疗效。

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肿瘤微环境的抑制、靶向毒性等。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一代CAR-T细胞,以克服这些障碍。

张爷爷的成功案例为CEA阳性实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也证明了即使高龄患者,在精心治疗和管理下,也有可能从CAR-T细胞治疗中获益。

CEA靶点显神威,新型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肺癌疾病控制率达87%

2025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我国研发的靶向癌胚抗原(CEA)的肺癌CAR-T细胞疗法 C-13-X,治疗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新临床数据,为无数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截图源自ascopubs官网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后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肿瘤,比如胃癌、肝癌、胰腺癌(超75%)、结直肠癌(60%)。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靶向CEA的CAR-T细胞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值得注意的是,除低表达于肠上皮细胞外,CEA几乎不在其他正常细胞中表达。因此,它被认为是实体肿瘤极具治疗潜力的一个靶点。

这项由我国知名研究团队牵头的I期研究,纳入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15日收治的15例病情棘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患者。

生存率突破:中位随访5.7个月时,7 例患者部分缓解(PR),6 例病情稳定(SD),2 例疾病进展(PD)。患者1年总生存率(OS)高达71.1%,客观缓解率(ORR)达47%(7/15),疾病控制率(DCR)达87%(13/15),其中肺部靶病灶控制率高达93%(14/15)。进一步分析发现,CEA表达≥30%的患者缓解更为显著。

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虽有不良反应发生,大多数在对症处理后快速恢复,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C-13-X在输注后中位第10天达到体内最大浓度峰值,为50763/μg gDNA,在随访达到13个月的患者中仍可检测到CAR拷贝。

C-13-X在经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CEA阳性NSCLC患者中展现的生存获益(71.1% 1年OS)和可控安全性,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该研究为CAR-T治疗实体瘤,特别是晚期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初步证据。

目前无癌家园免疫临床试验急招肝癌、胃癌、卵巢癌、食管鳞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间皮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种!

除了上述提到的癌种外,其他实体瘤癌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CAR-T项目进行治疗。

具体流程可将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出院小结等提交至无癌家园医学部400-626-9916进行初步评估!

前景展望: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中的未来

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多种策略以提高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疗效:

联合治疗:将CAR-T细胞与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结合使用,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双靶点CAR-T细胞:设计能够同时识别两个肿瘤相关抗原的CAR-T细胞,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原逃逸导致的复发。

改善肿瘤微环境:通过基因工程使CAR-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表达受体,以抵抗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结语:生命奇迹背后的医学进步

张爷爷的成功出院,是医学进步的一个缩影。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到如今的CAR-T细胞治疗,医学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晚期癌症患者寻找新的生机。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多学科会诊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龚爷爷这样的患者能够从创新治疗中获益。

需要注意的是,CAR-T细胞治疗仍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实体瘤,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全面评估和严密监控下进行治。

张爷爷的案例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证明即使是在看似绝境的晚期肺癌多发转移的情况下,生命依然可能创造奇迹。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七旬肺癌多发转移患者成功出院,靶向CEA的CAR-T细胞疗法再创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