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总熬夜?血压也高了?小心脑中风!FAST原则,这些救命信号别忽视

"医生,我妈妈突然说不了话,右边手脚不听使唤!"医生一查,是脑中风!"再晚15分钟,她可能再也说不出话了。"

脑中风,这个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的疾病,每年夺走180万人的生命,中国每10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更可怕的是,90%的脑中风患者,其实有明显征兆,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脑中风:不是"老年病"

脑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它分为两种:

1. 缺血性脑中风(占80%):脑血管被血栓堵塞

2. 出血性脑中风(占20%):脑血管破裂出血

脑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30-40岁年轻人的脑中风发病率上升了20%。

典型症状的“五雷轰顶”

1. 肢体失控:70%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侧肢体无力。

2. 语言混乱: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导致“鸡同鸭讲”。

3. 视觉异常:视网膜供血障碍引发“视野缺损”。

4. 眩晕呕吐:小脑或脑干病变导致“天旋地转”。

5. 意识模糊:当出现嗜睡、昏迷时,意味着病情已进入危重期。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入院时昏迷的脑中风患者死亡率高达40%。

特殊人群的“伪装术”

1.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使脑中风风险增加8倍。28岁的准妈妈陈女士孕36周时出现头痛呕吐,被误诊为“妊娠反应”,结果突发子痫抽搐导致脑出血。

2. 儿童:多由先天性心脏病或血管畸形引发。5岁男孩乐乐玩滑梯时突然跌倒,家长以为是“没站稳”,检查发现是脑动静脉畸形破裂。

3. 长期熬夜者:睡眠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30%。某互联网公司连续加班三周的测试组,5人集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你可能正在"制造"风险

1. 高血压:最常见,占脑中风风险的50%

2. 高血脂:胆固醇过高,增加血栓风险

3.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损害血管

4. 吸烟:吸烟者脑中风风险增加2倍

5. 肥胖:BMI超过25,风险增加

6. 心脏疾病:心房颤动等增加血栓风险

7.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脑中风病史

总熬夜,最近几年血压也高了。直到发生脑中风,才意识到健康不是用来透支的。

FAST原则:黄金时间窗的救命信号

记住FAST原则,关键时刻能救命:

F(Face):面部下垂,笑容不均

A(Arm):手臂无力,无法抬起

S(Speech):言语不清,无法理解

T(Time):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住时间

每延迟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脑中风的黄金时间窗是发病后4.5小时,越早治疗,恢复越好。

从"预防"到"康复":脑中风的全面管理

预防:从今天开始改变

1.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保持在140/90mmHg以下

2.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蔬菜水果

3.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4.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5.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体检

康复:希望从不晚

脑中风后康复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功能。

康复关键期:

1. 发病后24-48小时:开始康复评估

2. 发病后1-3个月:康复黄金期

3. 发病后6个月:康复关键期

脑中风的常见误区

1. "脑中风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轻人发病率逐年上升

2. "中风后康复无望":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功能

3. "脑中风后不需要再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4. "中风是突然发生的,没有征兆":部分人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中风的预警信号

脑中风不是不可预防的"命运",而是可以控制的健康风险。记住FAST原则,关注脑健康,从今天开始改变生活方式。

健康不是等待的,而是守护的。你的大脑,值得你认真对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总熬夜?血压也高了?小心脑中风!FAST原则,这些救命信号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