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讲究顺时而食,四宝汤就是跟着节气走的家常味。不同时候,凑齐四样当季食材,慢慢熬出一锅汤,喝着舒服,也合着时令的节拍。
立春前后,天气还带着冷意,却有了点回暖的意思,这时候的四宝汤用的是白萝卜、玉米、排骨、生姜。白萝卜选表皮光滑的,切厚片;玉米掰成段;排骨剁块焯水。砂锅里放足量清水,先把姜片和排骨放进去,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炖半小时,再下玉米和白萝卜,继续炖四十分钟,撒点盐就成。白萝卜这时候最水灵,咬着带点甜,玉米的清香渗进汤里,排骨的肉香不腻人,生姜驱驱残留的寒气。家里有孩子的,常把这汤当晚饭的配汤,暖乎乎喝下去,晚上睡觉都踏实。
立夏一到,白天变长,天也热起来,没胃口的时候,就用冬瓜、海带、蛤蜊、豆腐做四宝汤。冬瓜带皮切大块,海带泡软切段,蛤蜊吐净沙,豆腐切块。锅里烧开水,先放冬瓜和海带煮十分钟,再下豆腐,煮到冬瓜变透明,放进蛤蜊,等蛤蜊都张开嘴,滴几滴香油,撒点葱花就行。冬瓜利水,吃着清爽,海带滑溜溜的,蛤蜊的鲜味儿全融在汤里,豆腐吸足了汤汁,夏天喝这个,不用吃太多油腻,也能觉得舒坦。海边人家做这个汤,总爱多放些蛤蜊,说这样才够鲜,配着馒头吃正好。
立秋之后,早晚凉快了,树叶慢慢变黄,这时候适合用南瓜、山药、红枣、小米做四宝汤。南瓜去瓤切块,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红枣去核,小米淘洗干净。锅里加水,先把小米煮到开花,放进南瓜和山药,慢慢熬到软烂,最后加红枣再煮十分钟,喜欢甜的可以少放勺红糖。南瓜煮得面面的,山药糯糯的,小米粥底稠稠的,红枣的甜味淡淡的,喝着暖胃。秋收时节,地里的南瓜山药正当时,老人家说这汤养人,早上喝一碗,一上午都不觉得饿,干活也有力气。
立冬一过,寒风就硬了,得吃点扎实的,四宝汤就换成羊肉、胡萝卜、山药、枸杞。羊肉切小块焯水去血沫,胡萝卜切滚刀块,山药去皮切块,枸杞洗净。砂锅里放羊肉和足够的热水,加几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一个小时,放进胡萝卜和山药,再炖四十分钟,最后撒枸杞,加盐调味。羊肉炖得烂烂的,胡萝卜甜丝丝的,山药绵密,枸杞一点点甜提味,这汤热乎,喝下去浑身都暖和。北方人家冬天爱做这个,配着刚出锅的馒头,窗外再冷,屋里也觉得暖洋洋的。
每个节气的四宝汤,都是老百姓照着日子摸索出来的吃法。不用刻意讲究什么,就是当季有啥好东西,凑在一起熬一锅,喝的是顺口,图的是舒服。顺着节气喝下来,一年到头,都能尝到不同的家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