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股骨头坏死:揪出诱因、识别症状,早干预避免 “换关节”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导致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进而引起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最终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数据显示,我国股骨头坏死患者超 1000 万,若错过早期治疗,约 80% 患者在发病后 1-3 年内会出现股骨头塌陷,不得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扬州华东慧康医院骨科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科普股骨头坏死的诱因、症状,帮助早发现、早干预。

一、股骨头坏死的核心诱因

股骨头坏死的诱因集中在 “破坏血供” 和 “损伤骨结构” 两类,长期大量饮酒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酒精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大量脂肪颗粒沉积在股骨头血管内,堵塞血管通道,使股骨头血供逐渐减少;同时,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骼修复能力,双重作用下易引发坏死。临床数据显示,每日饮酒量超 200 毫升、持续 5 年以上的人群,股骨头坏死风险是普通人的 6 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是另一重要诱因。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诱发股骨头血管血栓形成;还会加速骨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使股骨头承重能力下降,易出现微骨折和坏死。此外,髋部外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会直接损伤股骨头供血血管,若外伤后恢复不佳,血管无法重建,约 30%-50% 患者会在伤后 1-3 年内出现坏死;潜水员、高空作业者等因 “减压病” 导致气泡堵塞血管,也可能诱发股骨头坏死。

二、股骨头坏死的典型症状

股骨头坏死症状呈 “渐进性加重”,早期易被忽视,需警惕以下信号:

  • 早期:主要表现为髋部隐痛或酸痛,多在长时间行走、爬楼梯后出现,休息后缓解,疼痛常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或膝关节,易被误判为 “关节炎” 或 “腰间盘突出”;
  • 中期:疼痛频率增加,即使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髋关节活动开始受限,如无法顺利翘二郎腿、弯腰系鞋带时髋关节僵硬;
  • 晚期:股骨头塌陷后,会出现剧烈疼痛伴行走困难,下肢缩短变形,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此时多需手术干预。

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膝关节疼痛”,这是因为髋关节病变引发的疼痛通过神经放射至膝关节,容易造成误诊,需结合髋部检查进一步明确。

三、及时治疗是保髋关键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强调,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核心是 “早发现、早保髋”。早期(股骨头未塌陷前)通过药物治疗(如改善循环、促进骨修复的药物)、物理治疗(如体外冲击波、高压氧),配合限制负重(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行走),多数患者可控制病情进展,保留自身髋关节;中期若出现轻微塌陷,可通过微创手术(如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改善血供,延缓坏死进程;若拖延至晚期股骨头严重塌陷,只能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恢复功能,不仅手术难度大,术后还需面临假体使用寿命等问题。

建议长期饮酒、使用激素或有髋部外伤史的人群,定期做髋部 MRI 检查(比 X 光更易发现早期坏死);若出现髋部或膝关节反复疼痛,及时到骨科就诊。日常要控制饮酒量,避免滥用激素,髋部外伤后遵医嘱规范康复,保护股骨头血供。早干预才能避免 “换关节”,守护髋关节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股骨头坏死:揪出诱因、识别症状,早干预避免 “换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