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生长激素长效“面纱”,探秘Y型PEG技术的“定点魔法”
近日,2025年第二十四届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术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儿童内分泌与遗传代谢领域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为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贡献智慧。
儿童健康是民族未来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虽已显著改善,但生长发育迟缓问题依然突出。据统计,我国4-15岁矮小症患儿总数约为700万人,但仅有不到3万人接受了治疗。该问题若得不到有效干预,不仅妨碍儿童体格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状态、学业成就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应对儿童身高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亟待共同承担的重要责任。
为改善矮小儿童增高问题,新一代长效生长激素——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Inpegsomatropin)亮相大会现场,带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引发与会专家对其核心技术平台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
一项创新药物的临床特征,从根本上源于其技术平台的选择与设计。接下来,我们将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梁雁教授、诺思格首席临床药理学家、北京领初创始人、董事长胡蓓教授所作的大会报告,对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所采用的Y型聚乙二醇化(Y-PEG)技术平台进行一次系统的学术解构,并将其置于当前长效化技术百花齐放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比较性分析,以阐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科学优势。
当前,为了克服每日注射生长激素带来的依从性挑战,全球范围内的长效化研发已衍生出多种技术路径 。这些技术平台大致可分为几类:一是通过与内源性长半衰期蛋白(如白蛋白)进行非共价结合,以延长循环时间 ;二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生长激素(GH)与可延长半衰期的蛋白或肽段(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端肽CTP)进行融合表达 ;三是开发“前药”技术,如TransCon技术,通过一个可自裂解的连接子将活性药物暂时屏蔽 ;第四类,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路径之一,即聚乙二醇化(PEGylation)修饰 。每一种技术路径都有其独特的分子机制,并因此展现出各异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征,以及不同的免疫原性风险和分子大小,理解这些背景,是科学评估任何一款长效生长激素新品的基础。
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所选择的,正是PEG化修饰这条经典而又不断进化的技术路径。胡蓓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指出,PEG化技术本身也经历了从第一代(如12kDa线性PEG)到第二代(如40kDa支链型PEG)的迭代升级。支链型PEG(如U型和Y型)相较于线性PEG,其优势在于能形成更优异的“伞状”空间屏蔽效应,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核心蛋白免受蛋白酶的降解和免疫系统的识别。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所采用的40kDa Y型PEG,正是第二代支链PEG中的先进代表。然而,其技术的精髓,并不仅仅在于PEG的构型。
胡蓓教授与梁雁教授在报告中共同强调,修饰位点的选择,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PEG分子本身。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采用的“定点修饰”策略,能够高选择性地将PEG分子连接在远离受体结合域的赖氨酸残基(主要是K140位点)上。这一设计的核心科学逻辑在于,它在赋予药物长效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真”了生长激素蛋白原有的、与受体相互作用所必需的空间构象,从而保留了极高的生物学活性。这与其他可能修饰N末端或随机修饰的技术形成了鲜明对比,并直接构成了其“高效”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当我们将Y型PEG长效生长激素的临床特征,与会议上展示的其他技术平台的公开数据进行横向比较时,其设计优势便清晰地显现出来。首先,在核心的药效动力学(PD)调控上,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展现了卓越的平稳性。其III期临床试验仅有3.08%的受试者出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标准差(IGF-1 SDS)峰值短暂高于2这一安全警戒线。在报告中,胡蓓教授引用了一组对比数据进行直观比较。数据显示,采用CTP融合蛋白技术的长效生长激素比例为24%,采用白蛋白结合技术的为27.3%,采用TransCon技术的为7.6%。这组对比数据提示我们,Y型PEG平台或许能提供一个更接近生理节律的、更平稳的药物释放模式,从而实现对GH-IGF-1轴更精准、更安全的调控。
其次,在决定长期疗效的免疫原性上,Y型PEG平台的优势是决定性的。其III期临床中0.0%的抗药物抗体(ADA)和中和抗体(NAb)检出率,与每日注射长效生长激素对照组(ADA 26.4%,NAb 7.9%)形成了“有”与“无”的本质区别 。这种近乎完美的免疫“隐身”,是其分子结构有效屏蔽抗原表位的直接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蛋白质药物长期应用中的“失效”风险。最后,在药物效率上,其以对照组57%的周总剂量,实现非劣效疗效的III期临床结果 ,是其高生物活性设计在临床上的直接投射,意味着更低的患儿药物暴露总量。
最后,一项技术平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设计的先进性,更在于其应用的成熟度。胡蓓教授的报告中还展示了该Y型PEG技术平台的“传承性”。其研发企业特宝生物,已成功将这一核心技术应用于多款已上市的生物制剂中,包括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长效干扰素派格宾®(2016年上市)和用于肿瘤化疗辅助治疗的长效升白药珮金®(2023年上市)。这表明,该Y型PEG技术平台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化学、制造和控制(CMC)工艺的稳定性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已经受了长期的、跨越不同治疗领域的市场检验。因此,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并非是一次全新的、实验性的技术探索,而是站在一个成熟、可靠、且经过反复验证的“巨人肩膀”上的集大成者,这为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背书。
综上所述,本次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上呈现的学术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构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核心技术优势的清晰路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经过迭代升级的、以“定点修饰”为精髓的第二代PEG化技术。基于现有公开数据的比较,该技术平台在药效动力学调控的平稳性上具有较大潜力,在免疫原性的规避上具有决定性优势。加之其在多个已上市药物中得到验证的平台成熟度,共同构成了怡培生长激素(益佩生)优异临床表现的坚实技术基础,也使其成为现代生物制剂“理性设计”理念下一次成功的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