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结婚找对象,新一代“相亲”标准悄然兴起,男方“两无三有”更受欢迎,说出来原因扎心又现实

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曾在讲座中提到:

“爱情要美满,婚姻要稳固,一定要男女双方多沟通多了解。

人要因为了解而结婚,而不单是因为相爱而结婚;若只是因为相爱而结婚,那之后就会因为了解对方而离婚。”

的确如此。草率的走进婚姻,就像是蒙着眼睛选择伴侣。

当眼睛上遮盖的那片布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变得透明,才会发现双方的诸多不合,婚姻也会因此走向终点。

然而近几年,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清醒,选择伴侣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新一代相亲标准也在悄然兴起。

对于很多人而言,结婚找对象,不再仅仅聚焦于物质层面,看清内在品质也尤为重要。

当下的婚恋模式中,男方“两无三有”更受欢迎,原因扎心且现实,但却充满智慧。

01

没有勾心斗角的家庭关系

自媒体人拾遗说过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在结婚这件事上,我们都要经历四次考验;

第一次,是跟对方结婚;

第二次,是跟对方的生活观念结婚;

第三次,是跟对方的父母以及背后的家庭结婚;

第四次,是跟他所有的社会关系结婚。”

人生在世,不得不承认:走进婚姻的那一刻,你选定的不仅是眼前这个伴侣,还有将来你们在柴米油盐中共同搭建的生活模式,以及一起经营的家庭关系。

两个人结婚之后,必然会面对彼此的原生家庭,跟对方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常来常往。

若是一家人关系和睦,没有那么多算计、挑剔和指责,往后的日子也会过得如鱼得水,生活中免去很多风雨,也能减少无限烦恼。

但如果家庭内部矛盾重重,父母感情长期不合,手足之间勾心斗角,那么对于新加入的家庭成员来说,无疑会陷入一个复杂而痛苦的人际漩涡。

热播剧《小巷人家》中,因为庄家两位老人的偏心,兄弟在利益上的算计,让庄超英和妻子黄玲之间矛盾重重,数次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有好处的时候,庄家二老会强制要求庄超英把好东西让给弟弟一家;有难处的时候,二老就会逼着庄超英和黄玲负责。

这份分配不公和斗争,并非一两日形成的,显而易见,庄超英从年少时起便承受着父母偏心的后果。

而这些矛盾,也随着他结婚,掺杂到了他和黄玲的婚姻中,还有两个子女的成长中,亲情一度陷入危机。

嫁入庄家十几年,黄玲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积攒了满腔委屈,日子麻烦不断,心中苦不堪言。

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能为婚姻提供坚实的后盾,在这样的家庭里,长辈通情达理,兄弟姐妹相互关爱、扶持。

相反,一个争斗不停的家庭,充满硝烟,人心伤痕累累,生活遍布阴霾。

健康的家庭氛围,是婚姻幸福的起点,也是小两口安心打拼的坚实后盾。

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务必要多了解对方的家庭关系,如此,才能给未来的生活留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能量源。

02

没有上瘾行为的失控风险

莎士比亚说:“欲望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灵烧焦。”

一个自律的人,行事有准则,做人有底线,处世有分寸,每步路都会脚踏实地往前走。

反观一个习惯放纵欲望,有诸多不良嗜好的人,迟早会被欲望蒙蔽双眼,一着不慎就会脚下踩空,生活整日充斥着无尽风险。

和这样的人结婚,永远无法预估前路到底还有多少个深坑,也难以预料究竟哪一天就会被对方拉进无底深渊。

老家有位亲戚,结了两次婚,在前一段婚姻中吃尽了苦。

两人准备结婚时,她就发现对方有赌博的习惯,被察觉后,对方向她保证,一定改掉这个毛病。

在对方的哀求中,她怀着不安的心情还是走进了婚姻。

可婚后没多久,对方就因为赌博败光了家里所有存款,最后还在四处借钱,欠了一大堆外债。

她原谅了一次又一次,到头来却给自己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

心理学研究表明,上瘾行为往往是个体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痛苦或寻求某种心理满足而产生的。

人一旦陷入上瘾的泥潭,就很难自拔,生活也会陷入失控的状态。

常见的上瘾行为,如赌博、酗酒等,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在婚姻中也难以承担责任。

找对象时,要看对方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是用于自我提升、陪伴家人,还是沉迷于各种成瘾行为。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时间和注意力,愿意把这两样花在你身上的人,才值得珍惜。

远离有上瘾行为、不良嗜好的人,不是歧视,而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03

有责任心,遇事扛得起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点赞颇高的视频,让不少人感慨:

“有个眼里有活的丈夫,真的很幸福。”

视频中,陕西一名男子谈起了妻子情绪稳定的原因,其中也包含着婚姻幸福的关键。

在他看来,晾衣服是需要耐心把衣服抖平整的,洗完澡是需要把卫生间地板打扫干净的,换下来的衣服是不能随便乱放的,家务是顺手就可以做的......

他坦言称,只要自己在家,闲下来就会收拾屋子,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相处少了矛盾,妻子心情好,日子才会更好。

视频中有句话引发了很多网友称赞:“一粒芝麻好捡,但如果让老婆捡一地芝麻,她会累崩溃的。”

而这也是婚姻幸福的秘诀之一,男人有责任心,日常有担当,遇事不逃避,积极解决问题,日子自然蒸蒸日上。

《知否》里,盛明兰有句台词说得很对:与人相处,要看他品性的最低处。

托住这品性最低处的,其实正是一个人的责任心。

什么是责任心?就是在困境面前不退缩,在责任面前不推诿。

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中逐渐形成的习惯。

有责任心的人,在困难面前会选择迎难而上;没有责任心的人,则会找各种借口逃避。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顺利时有多风光,而在于他困境中如何应对。

那些在危难时刻“主动扛起责任,用行动证明自己能扛事、扛得住事”的人,才是婚姻中可靠的伴侣。

04

有沟通力,家庭不内耗

《关键对话》里写到一个现象:

“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导致的。”

认真观察也会看到,很多家庭的长期内耗,也是因为无效沟通造成的。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难免会因为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产生分歧。

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就容易陷入家庭内耗,让感情在一次次的争吵和冷战中逐渐消磨。

到了一定年龄,遇见的人多了就会发现,沟通力,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决定一段关系是否能长久的关键要素之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在家庭中更是如此。

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演员郭晓东在《小巷人家》中,饰演愚孝固执的庄超英,但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拥有极高婚姻智慧的男人。

在他和妻子18年的婚姻里,两人相处十分融洽的一个原因就是及时沟通。

他会体谅妻子的难处,站在妻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避免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他也会跟父母耐心沟通,有什么要求可以找自己,不必特意去要求妻子。

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中,不仅婆媳关系融洽,婚姻也越来越幸福。

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心灵的交流,其中包括倾听的能力、表达的勇气和解决冲突的智慧。

好的另一半懂得在情绪激动时先冷静下来,而不是口不择言地伤害最亲近的人。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沟通力?

主要看这三件事:是否善于倾听;是否能够换位思考;是否愿意在分歧中寻找共同点。

在这样的家庭中,一家人能互相体谅、互帮互助、宽容谦让,生活的温度才会舒心自在。

05

双方有契合的三观,婚姻才长久

《十三邀》中,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妻子孙曼丽,在谈起给年轻人的婚姻建议时讲到:

“找对象,要找互相欣赏、互相崇拜、互相尊重的,彼此要看得起,感情才长久。”

许倬云和妻子相伴半个世纪,幸福婚姻的经营依靠的根源就在于心心相印,夫妻二人思想高度等多个方面契合度很高。

在许倬云的心中,如果下辈子还能选择,他还愿意和曼丽女士结为夫妻。

这或许就是婚姻最好的模样:频率一致,携手一生,相伴到老。

有人说,爱情是短暂的吸引,三观才是长久的维系。

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花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对待老人……

三观契合的夫妻,能够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在生活中步调一致。

即使有分歧,也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求妥协。

三观不同的夫妻,则可能在每一个选择上产生摩擦:你认为省钱是为了未来,他觉得活在当下才重要;你认为孩子要严格管教,他觉得顺其自然才好。

这样的婚姻就像大海里的浮萍,没有自己的方向,只能任由海浪摆布,最终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选择三观契合的伴侣,就是找到能够理解,并尊重彼此选择的。

夫妻二人既是生活中的知心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未来才会充满无限美好。

很认同毕淑敏说的一句话:

“婚姻并不仅是快乐,是节日,是两情相悦,是生死与共,它还是考验,是煎熬。”

真正好的婚姻,是一场需要体力、智力、心力三重投入的用心经营。

选对人,选对家庭,一生幸福;选错人,走错路,余生处处风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结婚找对象,新一代“相亲”标准悄然兴起,男方“两无三有”更受欢迎,说出来原因扎心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