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皆极为重要,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份,医师望舌诊可以直接诊断疾病,个人自我望诊,也可以提前发现疾病,掌握一些舌诊知识对自我健康保护有很大裨益。现介绍一种舌苔极厚的情况。
(一)患者邹SL,69岁,长期胃肠道疾病,表现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疼胃胀;口干口苦、口臭熏人夜寐不宁。舌苔厚腻,气味浓烈。体常感冒频繁,咳嗽,说明体内湿热郁结、痰湿凝积。依据仲景“少阳阳明合病”之说,属于胃腑实热、湿热邪气内盛。舌苔厚重反映痰湿阻滞、热邪内蒸,导致气机失调,火热上炎。
(二)药方策略:经方结合、加减施治 口干口苦、口臭:用白虎汤与泽兰汤。
口乾口苦口渴➢白虎人参汤+内经泽兰汤
腹胀腹痛,胃肠道炎症,口气臭人➢诊断胆腑不通➢大柴胡汤
胃酸反逆恶心呕吐➢旋复花代赭石汤
舌苔极厚➢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
白虎汤清热解表,泻胃火;泽兰汤疏通胆腑,化痰利湿。 胃肠炎症、腹胀:诊断为胆腑不通,采用大柴胡汤,疏通肝胆,调和脾胃,解郁散结。 胃酸反逆、恶心呕吐:旋复花加赭石汤,清胃火,降逆止呕。 舌苔厚: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黄连解毒汤泄火解毒,双汤合用,除内热、湿邪。 经过经方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中,根据临证需要适当加减药物,逐步调理。完成一段时间治疗,舌苔由厚转薄,气味消除,胃肠功能恢复,体内湿热浓重逐渐消散,气机流畅。
(三)舌诊理论:厚苔提示体内痰湿与火热 胡梁谱医师强调,舌苔是“内在变化的镜子”。舌苔厚暗多反湿热和痰饮,堆积阻碍气血运行,易引发口臭、烦躁等症。苔色变化体现邪正变化,治疗中应以去除湿热为主,使苔由厚变薄,显示内部“湿热物质”减少。舌苔变薄,是诊疗有效的标志,也是病情趋向康复的表现。
舌苔的厚度反映的是邪气实,邪气越多,舌苔就越厚.此病为少阳阳明合证,结合经方如白虎汤、大柴胡汤等,施以加减,协同清热、利湿、化痰。舌苔变化作为观察病情的重要指标,不仅有助于诊断,也能评估疗效。通过系统调理邪气,增强正气,患者从体内湿热浓重到气血调和,症状全面改善,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中医应重视舌诊这一“内外结合、动态调整”的诊疗工具,深化中医不同证候的辨识与治疗,为胃肠疾病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