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前列腺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目前对于发病机理尚不能确定,有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与人体雌雄激素的调节关系密切,还与炎症、遗传、感染和生活习惯的因素相关。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加速,正常腺体增大,造成不同程度的尿道梗阻症状。男性40岁以下患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极低,到4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到70岁的时候,大部分男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尿痛、尿频、血尿、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给老年人健康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西医临床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主要采用西药非那雄胺片,该药能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能显著降低前列腺和血清中双氢睾酮含量,从而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前列腺体积进而缩小。该药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但是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癃闭”、“淋证”范畴,主要的判定依据为小便不利,鼻塞不痛,点滴不畅,小腹胀满,尿道不涩痛等。有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患者肾气亏虚,中气虚衰,不能升清降浊,运行气血,导致脉络郁滞,下焦淤浊阻滞,造成尿流梗阻,前列腺增生,该病对发于老年人。老年人气虚血虚,气化无力,血运乏力,中气减弱,膀胱开合无度,升降失常,滞积于下,久而至瘀,故治疗应以活血消瘀、软坚散结为主。本文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采用当归、红花、川芎、赤芍、桃仁取其活血祛瘀之效,能较好治疗血瘀阻滞之痞块, 改善血循环, 改变病灶血液供应;柴胡、枳壳有行气导滞之效,气行则血行;牛膝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并能补肾益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能活血化瘀散结,又能解除尿道梗阻,减小前列腺体积。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丸加减联合西药非那雄胺片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弥补了西药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不足,并与西药治疗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达到标本兼治,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能明显缩小病变前列腺体积。
2、乳腺增生: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合,百病乃变化而生。”《三国志·华佗传》指出:“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乳腺增生病属中医的“乳癖”,是青壮年女性乳房常见的慢性肿块,病程长短不一,少数病例可癌变,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肿块和乳房胀痛,胀痛的程度不一,轻者不为病人所介意,重者影响工作和学习。胀痛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其病乃冲任不调,忧郁思虑,以致肝郁气滞,肝脾失调,气滞血瘀,痰凝聚结成核所致。
血府逐瘀丸针对乳腺增生的主要病机而立法用药组方,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合方加味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脾,行气止痛之功,方中桃红四物汤合牛膝活血化瘀,通调全身血脉;四逆散疏肝理脾,行气止痛,二方合用,一气一血,气行则血行;佐柴胡、桔梗之升,牛膝、枳壳之将,一升一降,更使气血运行上下,使乳中瘀血散,气血行。总之,血府逐瘀丸是治疗气滞血瘀诸证的良方,使气血并治,升降得宜,本方久服耗气,在治疗当中应以理气血为主,不能克伐太过,做到中病即止。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血府逐瘀丸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扩张处于微循环障碍病理状况下的大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使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该方总方组及活血组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 总方组作用强于活血组或行气组, 提示活血药与行气药的配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桃仁、红花、川芍等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全身和乳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增生肿块及纤维组织吸收,明显缓解疼痛。现代研究还发现其对血液流变学、物质代谢、免疫系统均有改善作用。
3、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慢性胃炎久治不愈,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而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萎缩常伴有肠化生,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称异型增生,属胃癌的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绝大部分经治疗可恢复正常,一些重度异型增生虽经积极治疗,仍会发生癌变。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促进胃蠕动,保护和修复胃黏膜。
据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特征,属中医胃痛、痞证等范畴。慢性胃炎浅表性炎症时期气滞热郁,化火耗气伤阴,胃体失润、胃络失养,造成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上皮化生,形成萎缩肠化之变。日久,脾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聚湿成痰,或胃阴虚火旺,灼津为痰,以致痰阻胃腑,因痰致瘀,痰瘀互阻,长期的病理刺激使胃黏膜逐渐形成异型增生。正如叶天士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证治汇补》也曰:“饮食不下,心胃作痛,此痰凝血瘀。”痰瘀交互为患,搏结胃络,积久不散,蕴成癌毒即发生癌变,成为不治之候。故《丹溪心法》云:“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明确论述了由气到痰到血,终致气、痰、瘀并见,结为窠囊的病理过程。
因痰瘀而使萎缩性胃炎发生异型增生,所以改变胃内的病理环境是病变组织恢复正常的关键。化痰消肿、祛瘀散结可从多方面改善胃内微环境,恢复胃的清润通降、气血流通的正常生理环境,使病变组织逐步恢复正常,从而逆转异型增生。治疗组应用血府逐瘀丸加紫参、三棱、莪术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二陈丸加瓜蒌、昆布、薏苡仁化痰消肿。诸药合用,祛瘀消痰、疏通血脉,具有改普胃黏膜血液循环,抑制组织异常增生,消除炎症、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逆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