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48岁了,身边同事都夸他精神头足,和30来岁的年轻人一样爱开玩笑。可最近一年,他经常感觉晚上心烦难眠、白天发困没劲,腰膝酸软,连打球都变得力不从心,一到下午就头晕、眼睛干,连带着整个人都显得没有了“阳刚之气”。他一开始觉得这是年龄问题,可在体检时,医生反问他最近是不是总熬夜、喝酒、宅在办公室不怎么动,还习惯性晚饭后刷手机刷到凌晨?王先生点头才发现,这些小习惯已经成了自己身体“掉线”的罪魁祸首。
很多男性其实都在“被动偷走”自己的阳气,尤其是一些平时觉得不打紧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些行为有很强的隐蔽性,让人慢慢变虚,拖着拖着,身体的小毛病就堆成了大麻烦。到底哪些习惯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吸走”男性的元气?医生的话恐怕让你看完后会有点后悔,真没有夸张。
说到底,养足阳气,才是一个男人身体健康的基础,只有保住阳气,你才能有力量和活力面对生活。但那4个“阴损阳气”的坏习惯,你真应该早点管住。
男人最常见的4个“吸阳”行为,你中了几个?
一提“吸阳”,大多数人觉得是玄学,实际很有科学依据。中医讲阳气,是机体能量代谢和免疫力的代名词。现代医学也认可,这些行为的伤害不体现在一夜之间,而是日积月累地掏空你的“电池仓”。
一、熬夜
夜间是身体阳气潜藏、脏腑休整的时段,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肝脏和肾脏本该进行自我修复。你却一味熬夜追剧、刷手机、加班,阳气守不住,白天自然没精神,黑眼圈、小肚子、记忆力下降很快就出现。中国睡眠研究会曾指出,超过54.5%的国人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而男性熬夜比例远高于女性,久而久之,肾功能也“告急”。
二、久坐不动
现代生活离不开办公桌、电脑椅,很多男性一坐一整天,下肢血液循环变慢,新陈代谢也跟着难以运转,阳气久滞难生。久坐不仅导致腰背酸痛、体重增长,还会增加前列腺疾病、心血管问题风险,这些问题都会让男人觉得一天比一天没劲。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90%的慢病都和长期久坐、缺少运动密切相关。
三、频繁纵欲
适度正常的夫妻生活会让人愉快、也有益健康,但如果“过度纵欲”,总想着“释放”,不光容易腰酸腿软、乏力,还可能造成男性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性欲过度时,肾精亏虚、阳气耗损特别明显,有研究发现,男性过度纵欲人群,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22.8%,更容易出现慢性疲劳、情绪低落等问题。
四、吸烟喝酒
酒精和尼古丁都会直接抑制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让阳气“跑掉”。长期烟酒过度,血管硬化加剧,肾脏、肝脏代谢负担扎堆,免疫系统抗病能力下滑,表面上看起来是应酬多了,实际上身体“底气”一点点被拖垮。数据显示,35岁以上男性过量饮酒者,慢病发生率高于不饮酒者约26%,肺炎和肝功能相关疾病也更容易缠身。
阳气被掏空后,男人会有哪些信号?这4种你得警惕
生活里,能量像被抽走一样,极有可能阳气已经不足。医生特别提醒,有这几个表现千万别忽视:
精力明显下降:累、懒得动,一点事就心烦易怒,干什么没精神。
常腰膝酸痛:老觉得后腰沉重,刷牙蹲下都不利索。
怕冷怕风:明明天很热,自己却总觉得手脚发凉、背部怕风。
性欲下降、夜尿增多:夫妻生活兴趣降低,或者晚上频繁上厕所还睡不好。
易感冒、舌苔发白:经常早起流清涕、打喷嚏,抵抗力就是上不去。
这个阶段,不只是男人“丢阳刚”,更是慢性大病的隐患期。长期这样拖着,大概率血压、血糖、前列腺、肾脏等各项指标都不达标。
如何保住男人的“阳气”?医生建议你这样管住自己
光知道“吸阳”,可没用。要改变,从现在开始试试这几招:
晚上11点前必须睡,别给自己找借口。用热水泡脚,睡前收起手机,让大脑和肾脏休息一会儿,阳气才能自我修护,每天规律“充电”。
办公族站起来,每小时活动5分钟。哪怕是原地走两步,深呼吸、抻抻筋骨,对预防“久坐耗阳”很有帮助。
性生活要适度,别把精力全压在“床上表现”上。身体信号告诉你该休息时,就别硬撑。适量才能养生,频繁只会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