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躁狂,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现在已经成了疑难症了,说明啥?
说明以前治疗的方式方法肯定是存在欠缺,现在你要重新治疗,如果还是用老法,肯定是走老路,治不好。
说这些,肯定会有人不服气。可以往细了说说。
现在啊,很多中医对伤寒金匮的研究不深,或者说就是用药太过死板。
先说这个辩证论治的问题,很多证,伤寒金匮算是给出了条辩,可以把症状和方剂较好的对应起来,但这同时也出现了弊端。
比如半夏厚朴,它是一个比较辛燥的方子,按条辩来看主治梅核气,也就是一些咽喉类疾病,思路是行气行阳降痰逐水。但是如果不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一味用方症对应的方法用药,就很有可能给患者搞坏。
并不是说方子本身就错了,而是需要医家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经方其实是属于偏性比较大的方子,用的不好有可能出现坏病,用的好就见效特别快,因为纠偏力量强效果好。
所以,现在的中医实际上更喜欢用一些相对温和的方剂来做辅助性调理。
但是啊,要记住,中医的职责是治病,而不只是做一点点善后。
要记住,治这类情志病,必须要用药峻猛,虽然刚开始服药会有些许不适,但是治疗表症和腑病效果最好见效最快,真正用过的人自然懂。
就我每天接触的咨询的患者而言,80%的人问题并不大,算不上精神病。
但是约百分之二十的人问题就比较大,因为会反复出现极端情绪,会出现自残等过激行为。
这里面又有一小部分人严重了可能会轻生,主要是一出现这个问题啊,就难以有有效办法干预,问题再大只要能解决大家都不怕,就怕是出现问题解决不了,这样就会加深恐惧感和无力感。
讨论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步就会进入一个很大的坑,就是把它归结于心理问题,那么就会从这个方向寻找答案。完全没想过方向可能错了。
这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身体的问题。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精神问题,就是脏腑问题的一种表现。
比方说,脾气大的,可能是肝有问题。睡眠不好的,可能脾胃也不太好。
从中医角度看,情志是直接受脏腑影响的,准确的说是脏腑和情志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很多患者用了药就会发现,随着身体的恢复,性情方面就会改善很多,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我们是用中医治疗这类病,但是仍然要说,单靠药物,哪怕是中药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这类问题。
这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要告诉患者真相,以前我们也谈过,中药的作用能有多少呢,能解决掉八成吧。
剩下的两成,还需要靠患者自己。
可能有人还不太明白,举个例子。
比方说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个病,实际就是疑病症,也叫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植物神经紊乱,健康焦虑症,称呼太多,不了解的人直接就蒙了,这是得了多少病。
但是,本质就是一个字,怕。
这个怕,是受到惊吓以后,大脑里冒出一个念头,是不是有心脏病,发病这从这个念头开始的。
由于出现这个念头,焦虑迅速升高,形成条件反射,以后不断地发作,没完的痛苦。
这个怕,就是焦虑,是大脑想的。所以,吃药不能彻底解决掉。
药物只能改善掉患者的身体问题,但是心病,还得心药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