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脾胃虚弱有什么症状表现?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有一方,健脾益气!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相比于其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平时注重养胃的意义更为重大。

脾胃虚弱有什么症状表现?

《脾胃论》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一语道破脾胃的重要性。那么脾胃虚弱到底有哪些症状?

脾胃好不好,从肤色、行为状态就能看出来。

脾虚的人有6个特点

1、食欲减退

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首先会导致饮食难化、停滞胃肠,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例如: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等,都是脾虚的表现。

2、容易累

如果脾胃发虚,不能充分运化营养滋养四肢肌肉,人就容易疲惫无力、少气懒言等。

3、面色不佳

脸色不好是身体脾胃虚弱的求助信号,因为脾胃虚,气血不能上荣,时间长了,就会面色萎黄,没有光泽。

4、怕冷

具体表现为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

5、睡不好

脾虚的人睡眠质量不佳,常伴有心悸、健忘、多梦、倦怠乏力等问题。

6、形体消瘦

在中医看来,身体太瘦可能是脏腑亏虚的一种信号。“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一书明确提出,消瘦的人多脾虚。

当然,出现以上这些身体的信号,也不一定全都是脾胃虚弱。判断是否脾胃虚弱,还需在中医“望闻问切”下做出诊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主运化”,营养精微皆靠脾胃运转吸收。

脾胃的状态一差,身体机能运转水平也就跟着降低,很多不适症状也随之而来。

因此,顾护脾胃是我们日常养护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脾胃虚弱怎么补?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秋季,自然界万物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逐渐内收。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身的营养供给和能量代谢。

秋季养护脾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正气,还能为冬季的储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很多人脾胃虚弱时,第一反应就是“补”—— 炖鸡汤、熬阿胶、吃补品,结果越补越胀、越补越虚。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1、以“吃”养胃

秋季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薏米、芡实、南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增强脾胃功能,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保持良好的饮食的习惯,也能养胃。饮食规律,三餐定时,细嚼慢咽,不可过饥过饱,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

2、以“动”养胃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每天早晚可各进行一次腹部按摩。具体方法为: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约20圈。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3、以“艾”养胃

艾灸利用艾的温热之性刺激人体穴位,达到调理脏腑气血的效果。艾灸养胃可选中脘穴足三里穴

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行气消食、升清降浊的作用。

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的功效。

重要提醒!别踩这些坑:

1、别把“健胃消食片”当糖吃!长期依赖可能掩盖问题,治标不治本。

2、进补≠吃名贵药材!脾胃虚弱时,虚不受补,阿胶、人参可能适得其反。温和的食补(如小米、山药)更安全有效。

中医有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好你的脾胃,就是为全身健康打下坚实的地基。

如果“玻璃胃”症状严重或长期不缓解,请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辨证施治才是王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脾胃虚弱有什么症状表现?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有一方,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