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冬季节,流感和肺炎的威胁总是让慢性病患者尤其紧张。然而,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免疫学前沿》的研究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不仅安全,而且效果与健康人群相当。
慢性病患者为何需要特别关注疫苗接种?
慢性病是指持续一年以上并需要长期医疗管理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约60%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而40%的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显著增加感染流感和肺炎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即便血糖控制良好,也可能因流感导致血糖波动甚至酮症酸中毒。而肺炎对慢性病患者的威胁更为直接,可能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脑膜炎甚至败血症。据统计,肺炎脑膜炎在老年患者中的死亡率高达六分之一,而败血症的死亡率也接近八分之一。
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否安全?
针对这一疑问,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涉及480名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第二组间隔28天分别接种两种疫苗,第三组顺序接种但顺序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同时接种的患者在抗体水平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良好。
具体而言,慢性病患者在接种28天后,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以及对肺炎链球菌的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达到健康人群的非劣效标准。换句话说,同时接种不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安全性如何?
研究还评估了接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6%,而健康人群为1.47%,两者相差不大。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接种部位的轻微红肿和疼痛,均属轻度反应,且慢性病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事件。
慢性病患者如何科学接种疫苗?
基于这项研究,慢性病患者可以放心选择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 接种前咨询医生:慢性病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评估疫苗接种的适宜性,尤其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 选择正规接种机构: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流程的规范性。
-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建议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避免出现急性过敏反应。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疫苗接种是预防的重要手段,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不可忽视,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
这项研究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效果显著。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疫苗接种不仅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让我们用科学武器,为健康保驾护航。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