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常闻天疱疮乃“不治之症”,一旦缠身,肌肤溃烂,苦不堪言,仿佛生机被寸寸蚕食。
1021现实残酷,确有患者遍寻名医却收效甚微,人财俱损,心灰意冷。然医道深邃,关键在于拨云见日——冯春雷医生经手之例,正是暗夜中的一束微光。
7746诊室迎来李女士,45岁,饱受天疱疮折磨两年。全身反复起大小水疱,疱壁薄而易破,破后糜烂渗出,痛如火燎,衣物摩擦亦如酷刑。口腔、外阴粘膜亦见溃烂,进食、行走皆成煎熬。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多方求治,激素虽能暂压,停药即复发,副作用更令其雪上加霜。冯春雷医生细察其皮损:水疱充盈,基底潮红,糜烂面渗液黄粘,伴见新疱迭起。观其舌红绛,苔黄厚腻,脉象滑数有力,此乃湿热毒火蕴结肌肤,燔灼营血,浸淫成疮之证。
冯医生立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托毒生肌之法,处方如下:
黄连、土茯苓:为君药,直折心脾炽盛之毒火,清解血分深伏之热毒,力挫燎原之势。
白鲜皮、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善消皮肤湿热疮毒,减少渗出,缓解瘙痒疼痛。
牡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清透营分郁热,使热毒外达,血宁则疱敛。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服药三周,李女士喜告:新发水疱显著减少,原有糜烂面渗出收敛,疼痛灼热感减轻,口腔溃疡有所缓解。
冯医生嘱其耐心守方,严格忌口辛辣发物,保持创面清洁。此病如抽丝,贵在坚持。
两月后复诊:李女士全身水疱基本控制,陈旧皮损结痂脱落,新生皮肤渐显,口腔舒适,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虽言痊愈尚早,然生活之困顿已得喘息,希望之火重新点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天疱疮虽烈,非无转圜之地。医道精微,贵在洞悉毒火胶着之深浅,明辨湿热浸淫之层次。
冯春雷医生之案昭示:纵是溃烂之躯,在精准清解与托护之下,亦可寻得毒退疮敛、重获新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