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朋友跟我说,胃难受的时候,自己就不敢吃米饭,天天顿顿喝粥养胃,结果烧心反倒厉害了。这是目前很多人常见的误区,那碗热乎乎的白粥,真能像大家想的那样,对每个人的胃都那么好吗?关于粥这个话题,今天,木子来简单讲讲。
在我们传统几千年的养 生里,粥的地位很高,《伤寒论》里提到“糜粥调养”这个方法,强调生病后靠喝粥来调养胃气很重要,《本草纲目》中也称赞粥“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诀也”。明代的名医李梴在《医学入门》这本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个病例: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他自身的身体底子就很差,经常生病,之后连续喝了半个月的小米粥来进行调养,脾胃的状况逐渐就变好了。陆游中年的时候肠胃不好,坚持喝了一年粥就好了,还写诗说:“唯将食粥引至仙”。
喝粥得看准时机和合适的人,这和用药时要分辨寒热虚实是一样的,一定要和自己的体质相符。下面这三种类型的人要是硬跟潮去喝粥养胃,反而会受到伤害。
一、胃气上逆反酸烧心者
这类人常见的病症为胸骨后面阵发性的烧灼痛,酸水常往上反流,舌苔一般是薄薄一层且略带黄,传统养 生将此视为胃气不通顺,浊气不往下走反而往上,《伤寒论》中提到“胃中不调,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说的便是这类状况。
粥为流质食物,饮用后会使胃部压力大,易致反酸状况加重,例如有位朋友称其每日晨起必喝两碗小米粥,结果反酸症状更甚,乃至夜间睡觉会被酸水呛醒,我建议将粥换作温热松软之馒头,且搭配些许甘蓝菜,坚持约三周左右,此情形便会显著好转。
类似情况,建议用性平和的烤馒头片、蒸山药替代粥食。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蒸熟食用有助于胃气沉降。
二、胃腑燥热嘈杂易饥者
这类人常常觉得口干,嘴唇也总是干巴巴的,虽然食量不错,却特别容易感到饥饿,吃了很多东西,还是总觉得饿,这是胃阴不够,虚火内扰。
《续名医类案·卷九·呕吐》中记载:一壮年男子,自觉胃中饥饿异常,但稍多食即觉恶心不舒他自己认为应养胃而每天喝米汤、稀粥度日,结束后觉得更饿了,还开始反酸烧心,嘴里发苦,魏之琇诊其脉细数有力指出“此皆谷气不能运化,反成酸热内郁,粥糜滑溜,更助其壅塞”,急令停粥。先以石斛、麦冬、枳实等生津降逆,待其胃中舒畅,接下来建议食软烂黑米饭少量多餐,方得平复。
粥里的淀粉容易很快转化成糖分,就像在胃里烧起一团火似的,要是换成吃杂粮饭,再搭配些滋阴的食材,比如说把大麦、黑米跟百合一起煮着吃,不但对稳定血糖有好处,还能更好好地滋养胃里的阴液。
三、胃络瘀滞溃疡隐痛者
这类人时常会觉得胃部如同被刺般疼痛,并且疼痛的位置比较固定,有时候还能在舌头上瞧见瘀斑;因为瘀血把经络给堵住了,胃部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喝了稀粥之后,胃酸分泌被激发了,这就跟往伤口上洒水似的,会让不舒服的感觉更显著。
建议换成吃藕粉羹或者面片汤,能起到收敛止血、保养胃络的作用。
四、谁适合喝粥
胃气虚衰者,如病后初愈胃酸分泌不足,一碗红枣小米粥恢复胃气。
脾虚湿困的人,梅雨季脑袋沉沉的像被裹着,没什么胃口,用薏米茯苓粥来去湿气、调脾胃。
要是女性心里觉着烦闷,还不想吃东西,那是肝郁犯脾,用玫瑰花来熬粥能够疏肝还能开胃。
现在我们不比以前,但很多朋友注重养 生,要放下“白粥养百胃”观念明白什么时候喝山药小米粥养胃,什么时候吃杂粮饭降燥热,才懂五谷为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