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不少人还爱吃鸭肉、鸡肉解暑,但立秋后这两种肉偏寒或性平,吃多了可能让脾胃受凉,反而不舒服。
想让身体顺顺当当过渡到秋天,桌上的肉得换一换。懂养生的人这会儿都盯着牛肉、羊肉、鱼肉这“三样宝”——它们高蛋白、性子温和,补得扎实又不燥,能帮着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对付秋乏、秋燥很合适,给秋冬攒足劲儿。
不过也别多吃,像猪肉太腻、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可能让人便秘胀气。立秋后重点在“滋阴润燥、补得清淡”,搭配着蔬菜谷物吃,才能安稳换季。
1
胡萝卜炖羊排
羊肉性温,补气血暖身子,配着胡萝卜的清甜,清炖一锅,不油不燥,喝一口从胃暖到心。秋天易犯懒、手脚凉?这口汤正合适,补足蛋白质和营养,帮身体扛住换季温差。
少了鸭肉的寒、鸡肉的腻,多了这份温润滋补,全家围坐喝一碗,暖乎乎地安稳过秋天,舒服!

【食材】
羊肉、胡萝卜、葱、花椒
【做法】
1、羊排泡凉水2小时,中途换2-3次水。
2、冷水下锅,放葱、姜、花椒焯水,捞出清洗干净。
3、放入砂锅,加葱段、姜片,大火煮开转小火炖1小时,加入胡萝卜再炖0.5小时,加盐起锅,撒上香菜,再调个蘸料或者干碟。

2
土豆番茄炖牛腩
天儿转凉了,就得吃点番茄土豆炖牛腩,暖乎又顶用。牛腩带筋带肉,炖烂了嚼着香,里头的蛋白质和铁元素,吃了浑身有劲儿,尤其换季容易累,补这个正合适。
番茄熬得沙沙的,维生素C多,帮着消化还提味儿;土豆炖得面面的,碳水足,吃一碗就饱得踏实。
下班炖上一锅,满屋都是香味儿。盛给家人,就着米饭呼噜噜吃,热汤下肚,从里到外都暖和。

【食材】
牛腩、土豆、番茄、生抽、姜,调料根据个人口味自行添加
【做法】
1、牛腩切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血沫,捞出洗净;
2、锅中放少许油,冰糖炒出糖色,下牛腩翻炒上色;
3、加葱姜、八角、香叶、生抽、老抽炒香,倒热水没过牛腩,小火焖煮1小时;
4、放土豆、番茄块、盐,继续焖煮20分钟至软烂;大火收汁,出锅开吃。

3
清蒸三文鱼
秋燥时节,清蒸三文鱼最是营养。蒸锅上汽后十分钟,鱼肉便嫩得像玉,淋点豉油,撒把姜丝葱段,鲜得直咂嘴。
三文鱼里的营养全,秋天吃着润秋燥、护血管,优质蛋白好消化,老人孩子吃着都舒坦。清蒸最不浪费营养,一点不重油盐,吃着清爽没负担。
傍晚炖锅杂粮粥,配着这盘鱼,鱼肉滑进嘴里,鲜汁混着粥香,暖到胃里。秋膘要贴得健康,这口清蒸的鲜,就是给身体最好的滋养。

【食材】
三文鱼,葱丝,姜丝,蒸鱼豉油
【做法】
1、三文鱼放姜片、葱丝腌制30分钟左右(这一步很重要,保证鱼肉不腥的关键)
2、水开后上锅蒸十分钟,闷一分钟
3、蒸好的三文鱼水分倒出一半就好,摆上葱丝,淋上热油,再滴上蒸鱼豉油即可。

转载自《胃口大开的小猪》,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