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每天睡够8小时,依然感到疲惫不堪?或者稍微做点体力活,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样?如果这些症状长期存在,且找不到其他原因,你可能需要了解一种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慢性疲劳综合征。
250万人受困,80%是女性
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SFC),又称肌痛性脑脊髓炎,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其实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患者。仅在法国,就有约25万人受到影响,其中80%是女性。症状不仅包括持续的极度疲劳,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在轻微运动后出现身体不适,恢复时间长达数周。
更令人苦恼的是,这种病症长期以来被误解为心理问题,很多患者被认为是“懒惰”或“矫情”。但一项最新研究终于为他们带来了曙光。
揭秘基因密码:8个关键信号
近日,由英国爱丁堡大学领衔的DecodeME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重磅发现:通过对超过15,000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DNA样本进行分析,他们找到了8个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区域。这些区域中的基因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
DecodeME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克里斯教授表示:“这是首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并非所有携带这些变异的人都会发病。”
还需更多研究,但意义重大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但它无疑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新道路。一位未参与研究的遗传学家也指出,这些基因差异只解释了疾病风险的一小部分,其他影响因素如环境、生活习惯等仍需要深入探索。
不过,DecodeME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已经足够“让患者的声音被听见”。长期以来,许多人因慢性疲劳综合征被误解为“心理问题”,甚至被医生忽视。而基因研究的突破,有望推动医学界对这一疾病的重新认识,并吸引更多资金用于相关治疗方案的开发。
如何保护自己?
虽然目前尚无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效治疗,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相关风险: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但避免过度劳累。
- 管理压力: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或深呼吸,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
- 关注感染后的恢复:慢性疲劳综合征常与病毒感染后症状加重有关,因此感冒或感染后应特别注意休息和调养。
- 定期体检:如有持续疲劳且无法解释原因,应及时就医排查。
写在最后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仅仅是“累”,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疾病。DecodeME研究的最新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提醒我们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健康信号。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长期受疲劳困扰,不妨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科学应对。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