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娜
很多医生的口袋或许藏着听诊器、个人名片、各色笔,在株洲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志刚的口袋里,却装着独特的“三件套”:一板银针,一包棉签,一小瓶络合碘。这三样,是他随身“兵器”,三十年来如一日,守护了无数人的健康。
“针灸王”,这是患者们对王志刚的高度评价。去年,42岁中风偏瘫的方先生,在外院治疗一个月无效,近乎“植物人”状态,找到王志刚后,银针成了唤醒生命的“密钥”。从治疗初期的“醒脑开窍针法”,到中期“三通针法”“火针”促进肢体恢复,再到后期结合现代康复,近三个月的精准施治,方先生竟奇迹般从混沌状态走向清醒,从卧床到能独立行走。而像方先生这样,从刚开始被担架抬入到能稳稳站立走出医院的中风患者,每年不下10例,对于王志刚来说,能用“银针”为这些家庭守住安稳和盼头,是他行医路上最大的欣慰。
平日里,王志刚的针灸诊室,更是挤满了被各种病痛困扰的患者:小到一岁半患面神经炎的孩童、僵着脖子的白领、跳广场舞伤了膝盖的大妈、腰椎间盘突出的大叔……那些钻心的病痛折磨,常常在王志刚指间银针轻巧的捻转提插下,针到病除。
他对针灸的深情,不只流淌在针灸诊室,中医夜市、社区、乡村老人家中都有他的身影,在医院每周四晚的“中医夜市”,王志刚的康复“摊位”总是排起长龙,“王主任”“老王”的招呼声不绝于耳,凭借着众多粉丝,他也成为了医院“中医夜市”火爆的“网红摊主”。
从医30年,王志刚用手中的银针,帮助近30万人解决病痛及肢体功能障碍问题。如今,他口袋里“三件套”中的银针,依然泛着温润的光,它不仅是刺破病痛的“银针”,更是串起医者仁心与希望的纽带,每一次针尖与穴位的触碰,都在续写着治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