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小王35岁,身体健康,她的姐姐,母亲和外婆均无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病史。因同事查出乳腺癌担心自己也会患癌,来到我院放射科咨询。
患者: “我最近老感觉乳房上长东西了,您看要不要拍个乳腺钼靶?”
医生: “有什么不舒服?”
患者: “没有啊。我们办公室同事查出乳腺癌了,才30来岁。”
医生:“明白了。去做个B超吧,暂时不需要拍钼靶。”
问
为什么不建议小王去做钼靶呢?
乳腺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越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其发病率越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对待这类病变最好的诊治策略。而乳腺钼靶也确实是一个检出乳腺癌的好手段,但它并非万能,不是人人、时时都可以做。
Q
哪些人群,什么时候需要做乳腺癌筛查?
普通人群,建议40-45岁开始。而对于高危人群,比如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等情况,则建议提前筛查,甚至提前到20岁。
哪些人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根据我国2018版的乳腺癌诊疗规范,乳腺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3个条件,即: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有以下情况可以提示:①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或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②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③对侧乳腺癌史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
另外,初产年龄≥35岁或从未生育;月经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55岁,或行经≥42年,这些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而患者小王并非乳腺癌高危人群。
Q
乳腺癌的筛查,都有哪些办法?
乳腺腺体跟人种和年龄有关,年轻的中国女性乳腺腺体通常很致密。这是由中国女性乳腺的腺体比例不同导致的,大家要知道一个概念,在乳腺钼靶上,乳腺的腺体背景对乳腺癌的检出影响很大,乳腺腺体比例越小,乳腺癌越容易检出,打个比方:你要是在雾霾天(乳腺腺体多)的晚上想看星星(病灶)非常困难,相反,在没有雾霾的晴朗天气下,看星星就容易得多。
另外,还请大家不要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乳腺钼靶的电离辐射问题,尤其对于年轻人,选择有辐射的X线检查时,要评估此检查是否一定能获益,有无替代检查等,我国的乳腺癌诊疗规范中也不推荐对年轻女性首选乳腺钼靶检查。
小王大概率属于乳腺腺体很致密的类型,钼靶并非一个好的选择。因此,医生推荐了B型超声波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乳腺B超和钼靶都很重要,两者互相补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选择,有时候很多患者是B超+钼靶同时做,甚至还需要做乳腺MRI(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等。
Q
钼靶报告上的abcd什么意思?
钼靶使用其实非常广泛,有很多人拿到钼靶报告,报告上的专业术语常让人一头雾水,简单科普一下: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乳腺影像检查均以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为依据进行描述和诊断分类(涵盖钼靶、B超和MRI三个部分),这里介绍一下乳腺钼靶部分。
“abcd”代表什么?——你的“乳腺天气”晴还是阴?
上面说了,乳腺腺体的比例对乳腺癌的检出影响很大。abcd是描述乳腺腺体密度(构成类型)的,直接影响钼靶读片的清晰度:
a类:几乎全是脂肪(“大晴天”)最容易看清
b类:散在纤维腺体(“多云”)较易看清
c类:不均匀致密(“雾霾天”)可能遮挡小病灶
d类:极度致密(“重度雾霾天”)病灶极易被遮挡
理解腺体类型(“天气”)至关重要!例如,在“d类”(重度雾霾天)报告为“未见异常”(相当于说“没看到星星”),其可靠性会大打折扣,医生可能会建议结合B超等其他检查。
Q
“1234.……”代表什么?——发现“可疑目标”后的风险评估
在钼靶报告上,当放射科大夫发现病变后,在判断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癌症表现很复杂,就像有的坏蛋长的很像好人,而有些时候,一个好人长得模样也可以很像坏蛋,我们讲不能以貌取人,但不幸的是,放射科大夫看片子的时候,确实是以貌(影像表现)取人(良恶性)。为了能更好的表达这种困境,BI-RADS采取了分类的方法,每种分类都代表乳腺癌的不同可能性。病变的分类以0-6来标记,其中1-6类数字越大代表恶性可能越大,分别如下:
0类:代表评估不完全,需要结合其它影像检查或目前成像结果不理想,不能对病变确定分类;
1类:没有阳性发现,常规随诊复查即可,恶性可能0%;
2类:良性病变,常规随诊复查即可,恶性可能0%;
3类:可能良性,短期随诊复查(6个月)或进一步检查,恶性可能0-2%;
4类:可疑恶性,需要活检,此类又进一步分为:
4a(恶性可能性2~10%)
4b(恶性可能性10~50%)
4c(恶性可能性50~95%)
5类:高度提示恶性,需要活检,恶性可能≥95%;
6类:已活检证实为恶性,需要手术切除。
Q
abcd和1234综合起来怎么看?
回到刚才的例子,如果是大晴天(a类腺体),无论是没看到星星还是看到星星,这个报告的准确性都很高;如果是重度雾霾天(d类腺体),没看到星星,那么这个报告可靠性就要打折扣,回到患者身上,如果是d类腺体,即使报告为BI-RADS1类,此时如果医师凭经验或触诊感觉乳腺有问题,或者患者是高危人群,那最好再去做个B超。
总之,乳腺检查不是“一刀切”,要结合年龄、风险、乳腺特点综合判断,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筛查,才是守护乳腺健康的关键。
本文原载于《癌症康复杂志》(2022年第一期 作者:杨学东)
本文作者/审核专家
杨学东
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全身各系统影像诊断,新技术应用
来源:放射科
编辑:谭雨晴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璐
监制:刘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