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乙肝专家张鸿:从现象到规律,走上“珠峰”攻坚路|名医堂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32年来,她坚守在乙肝治疗的前线,从未退缩。

从成人到儿童,从最初的“现象”到今天的“规律”,她亲眼见证了乙肝治疗的不断进步与突破。

她,就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的张鸿医生。2025年6月,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总结会上,张鸿医生凭借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个人优秀奖。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张鸿医生获奖

谈“珠峰”项目

从现象到规律:乙肝治疗的进步

“我们医院是‘珠峰’项目的核心参与单位之一。”张鸿医生透露,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珠峰”项目中成绩卓越,在入组乙肝患者数量和治愈率方面都名列全国前茅,尤其是在治愈率上,稳居全国前三的水平。

为什么要强调乙肝治愈?她认为,主要还是因为肝癌的问题。“我国肝癌的发生,80%以上的原因跟乙肝相关。”

张鸿医生指出,肝癌的预防分为三级,其中,二级预防是通过治疗乙肝来减少肝癌的发生,“之前,依据指南推荐意见40岁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开始治疗,但是,从2022年开始,我们只要发现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乙肝病毒呈现阳性,哪怕肝功能正常,就建议开始治疗。为什么把这个节点放得很靠前?因为现在的肝癌患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

她指出,近几年因为乙肝患者生存期延长,随着年龄的增加,合并症增加,患肿瘤的机会也增加了。“从二级预防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积极治疗乙肝,从而更好地降低肝癌发生率。因为乙肝治愈后的患者,发生肝癌的几率几乎与普通人无异。”

张鸿医生回忆,“最早,我们也用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偶尔也有乙肝治愈,那时还没有明确的治疗规律,只是一些个别现象。”但随着国内专家们的共同努力,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乙肝治愈的概念,2017年我国发布了干扰素治疗的专家共识,进一步明确了乙肝治愈的临床路径。”

2018年,我国正式启动“珠峰项目”,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帮助至少8848名患者实现临床治愈,象征着挑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现在,这一目标早已超额完成,已有超过1万名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

2019年,乙肝临床治愈的范围正式从成人扩大到了儿童。她说:“在我国,儿童乙肝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但因为很多医生面对儿童乙肝患者时,往往不知道是否应该治疗,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2024年3月,在王福生院士的主导下,经过全国多位成人及儿童乙肝治疗专家的共同讨论,终于发布了我国首部《儿童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张鸿作为四川省共识的编写专家之一,参与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谈“儿童乙肝”

从同行到家长,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在乙肝治疗的初期,儿童抗病毒药物非常匮乏,治疗方法也相当有限。张鸿医生记得她治愈的第一个乙肝儿童患者,大约在2005年。这是一名8岁的女孩,孩子出现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和乙肝病毒的水平都很高。因为儿童抗病毒药物非常有限,医生只能尝试使用干扰素。

干扰素的使用,犹如摸着石头过河。最初,张鸿医生只能通过小剂量的干扰素来调整治疗方案,观察其效果与副作用。为了节约成本和控制用量,张鸿医生和团队采取了一种“半针法”:每次注射时把针剂分为两次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奇迹出现了,孩子的肝功能逐渐恢复,病毒得到了控制。更令人惊讶的是,孩子的体内出现了抗体,标志着她成功治愈了乙肝。而她的母亲随后也在张鸿医生的帮助下实现了乙肝临床治愈。

“那时候,连我们医生自己都无法解释治愈的机制,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张鸿回忆说,“从这个孩子开始,我们逐渐开始治疗更多的儿童。后来,治疗的孩子越来越小,甚至有两岁多、一岁多的。随着经验积累,我们逐步建立起了治疗的规范和流程。”

张鸿医生现在有一个专门的儿童乙肝治疗小组。回想起当初启动这个项目时,她坦言面临了不少困难:“首先,孩子们来自四面八方,孩子不在医生身边时,医生也必须随时关注。其次,儿童乙肝的治疗比较特殊,家长对孩子的任何不适,如感冒、发烧、咳嗽等,都会怀疑与治疗相关,医生不得不一再解释。再者,孩子的依从性远不如成年人。”

尽管如此,张鸿始终坚持,“即使不能保证100%的治愈,我也能给这些孩子提供至少一半的治愈机会。有些孩子可能今年治不好,但只要坚持两三年后再启动治疗,效果可能会显著改善。乙肝临床治愈后,这些孩子的人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第一个治愈的儿童乙肝患者开始,来找张鸿医生的患儿越来越多,犹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一方面,由于四川省专门从事儿童乙肝治疗的医生较少,同行们看到治疗效果后,常常将患者转介过来;另一方面,已经治愈的家长们会在社群里互相推荐。另外,一些家长通过社交平台了解了儿童乙肝治疗的相关信息,慕名而来。他们来自青海玉树、新疆乌鲁木齐、拉萨、江苏等全国各地。

谈乙肝误区

乙肝没必要治、治不好?这些都是误区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乙肝治疗,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认为乙肝没必要治,也治不好。对此,她表示:“随着医学的进步,治疗手段在不断改进,一些新药的上市也使得乙肝的临床治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但是,一些患者抱有“等新药”的心态,而忽略了现阶段治疗的重要性。“虽然有的新药正在研发中,但当前只有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提高治愈的可能性。如果治疗不规范,导致耐药性问题,甚至病情可能会变得更复杂。”张鸿医生强调,乙肝的治疗不是等到最后才开始,而是要在疾病的早期进行有效干预。

此外,很多患者认为干扰素治疗费用较高。张鸿医生解释道:“乙肝的治疗可能需要花费2万到3万元,但如果等到发展成肝癌,单月治疗费用可能就高达2万元,而且生存率大幅下降。这不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压力。”

除了成人患者,儿童乙肝的治疗也存在许多误解。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孩子的肝功能正常且没有明显不适,乙肝就无需治疗或观察等待。然而,她强调,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儿童乙肝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口服药物的治愈率较高,而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治愈率可达到40%至60%。因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张鸿医生经常通过科普讲座向大众普及儿童乙肝的知识。她提到:“每次我问患者,你们觉得现在还有乙肝吗?儿童还会得乙肝吗?大约80%的成年人都会回答:怎么可能,大家都打疫苗了。但事实上,每年我国约有5万个新生儿被诊断为乙肝,有的人在孕期未进行阻断措施,甚至有些基层医生也不了解阻断的重要性,或者是没有进行规范的孕期阻断。”

关于母婴阻断,张鸿医生特别强调,母亲在孕期如果病毒载量较高,必须服用药物进行阻断,同时产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另外她提醒,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不是终生抗体,需要定期检测,确保有足够的抗体,才能防止乙肝病毒再感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乙肝专家张鸿:从现象到规律,走上“珠峰”攻坚路|名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