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3药健脾祛湿和胃、温肾涩肠止泻,修复肠黏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肠澼”范畴,核心病机多与“脾虚失运、湿热蕴肠、肾阳不足”相关——脾虚则水湿不化,湿热则肠黏膜受损,肾阳不足则泄泻难止。固肠止泻丸、参苓白术散、固本益肠片三种中成药,分别针对不同证型,通过“健脾祛湿、温肾涩肠、修复黏膜”等作用辅助缓解腹泻、腹痛,促进肠黏膜修复。但需明确,中成药不能替代柳氮磺吡啶、生物制剂等西医基础治疗,急性发作期(如大量便血)需以西医抢救为主。下面具体说说这3种药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一、固肠止泻丸:调和肝脾,涩肠止泻,针对肝郁脾虚型

固肠止泻丸由乌梅、黄连、干姜、木香等组成,核心功效是“调和肝脾、涩肠止痛”,尤其适合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即泻、情绪相关为特点。

- 适用人群与表现:

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溏,夹有黏液)、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绪紧张或焦虑时加重、胸胁胀闷,舌质淡红、苔薄白。

- 作用特点:

乌梅涩肠止泻,像“加固肠道的‘闸门’”;黄连清热燥湿,清除肠中湿热;干姜温中健脾,木香疏肝理气,兼顾“止泻”“清热”与“调畅气机”,适合肝脾不和、虚实夹杂者。

- 注意事项:

每次4g(约20粒),每日3次(饭后用温水送服);服药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肝郁加重);忌生冷、辛辣食物(防刺激肠道);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加量。

二、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和胃止泻,适合脾虚湿盛型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等组成,核心功效是“补脾胃、益肺气”,通过健脾祛湿改善肠道功能,适合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伴乏力为特点。

- 适用人群与表现:

腹泻日久(大便溏薄,含有未消化食物)、腹胀食少、肢体乏力(稍活动即累)、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

- 作用特点:

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像“增强肠道的运化能力”;茯苓、薏苡仁利水祛湿,减少肠中湿浊;山药、莲子固肠止泻,兼顾“补脾气”与“祛湿气”,从根本上改善脾虚导致的泄泻。

- 注意事项:

每次6-9g,每日2-3次(饭前服用);适合慢性缓解期长期调理;可配合小米粥、炒白扁豆等健脾食疗;连续服用8周为一个疗程,需与黏膜修复药物联用。

三、固本益肠片:温肾健脾,涩肠止泻,针对脾肾阳虚型

固本益肠片由党参、黄芪、补骨脂、白术等组成,核心功效是“健脾温肾、涩肠止泻”,适合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以五更泻、怕冷为特点。

- 适用人群与表现:

黎明前腹泻(五更泻)、腹痛喜温(热敷后减轻)、腰膝酸冷、肢体怕冷(尤其下肢)、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

- 作用特点:

补骨脂温补肾阳,像“点燃肠道的‘温煦之火’”;党参、黄芪健脾益气,增强肠道固摄;延胡索、白芍止痛,兼顾“温肾”“健脾”与“止泻”,适合久病及肾、虚寒明显者。

- 注意事项:

每次8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服药期间避免生冷食物、受凉(防伤阳气);急性发作期有脓血便时慎用(需先清利湿热);连续服用12周为一个疗程,冬季可适当加量巩固。

四、用对了有这些信号,说明调理有效果

在配合西医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连续用药4-8周后,出现这些变化可能是药物起效:

1. 腹泻改善:排便次数减少(如从每日5次减为2次);大便成形(黏液减少或消失);腹痛减轻(发作频率降低)。

2. 体质好转:脾虚者腹胀、乏力减轻;脾肾阳虚者五更泻消失、怕冷改善;肝郁脾虚者情绪波动时腹泻不易诱发。

3. 黏膜修复标志: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糜烂面缩小(需疗程结束后评估)。

如果用药8周后,腹泻、腹痛无缓解,或出现脓血便增多、发热(可能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如加用激素或生物制剂)。

五、注意事项:避免错误用药

- 核心原则:必须辨证使用(如脾虚湿盛用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用固本益肠片);急性发作期以西医控制为主(中成药仅辅助);不可因服用中成药而停用规范西药(否则增加复发风险)。

- 副作用处理:

- 固肠止泻丸可能引起轻微便秘(因涩肠作用),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 参苓白术散导致的腹胀,可减少剂量并配合腹部按摩。

-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固本益肠片(温肾药物需遵医嘱);哺乳期女性用药需咨询医生;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使用。

六、做好2件事,辅助肠道修复

1. 饮食管理:急性期吃软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粗纤维(如芹菜、韭菜);缓解期少量添加山药、南瓜等健脾食物;忌辛辣、酒精、乳制品(防刺激肠道)。

2. 生活调理: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暖水袋热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阳气);适度运动(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增强脾胃功能)。

这3种药的优势在于“针对不同阶段和证型精准调理”,既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腹痛症状,又能改善脾、肾等脏腑功能,促进肠黏膜修复。用之前最好让医生明确证型(脾虚、肝郁还是阳虚),结合病情分期制定方案,才能在辅助治疗的同时,减少复发,保护肠道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3药健脾祛湿和胃、温肾涩肠止泻,修复肠黏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