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全票表决通过了
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社区矫正是什么?
社区矫正法里有哪些规定和重点?
所有的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吗?
社区矫正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关于社区矫正法
你是否有许多的问号
一起了解一下社区矫正法的内容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共九章六十三条,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原则目标、机构设置、执行流程、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保障人权、宽严相济、科学矫正、社会参与、修复融入的现代刑罚执行精神。
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健全我国刑事执行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公正司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报送国务院,至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颁布实施,正不断走向规范和完善,下面让我们来通过视频和文字详细了解下这部法律。
社区矫正
是完善刑罚执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你知道多少?
下面再用6个问答
带您了解更多
关于“社区矫正”的知识!
Q1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刑事执行活动。
Q2
所有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吗?
NO!并不是所有服刑人员都适用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大部分都是缓刑犯,这部分人一般都属于初犯、偶犯、过失犯,犯罪情节较轻,也有悔罪表现,进行适度监管和有针对性地矫正措施。
具体是以下四类罪犯才适用:
1. 判处管制的罪犯
2. 宣告缓刑的罪犯
3. 宣告假释的罪犯
4.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Q3
社区矫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回归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Q4
由谁具体实施矫正工作呢?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Q5
怎样进行社区矫正呢?
1.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落实相应的奖惩方案。
根据需要,矫正小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的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社区矫正对象为女性的,矫正小组中应有女性成员。
2.教育帮扶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增强其法治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
Q6
社区矫正时间一般是多长呢?
这个是根据由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出具的执行通知书决定的。
来源:法治中宁、法治宁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