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为脑卒中,临床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种类型,两者的发病机制完全相反,一个是出血,一个是缺血。不论是哪一种,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风”的原因、介入治疗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中风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这两种疾病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且这两种原因也比较常见。其次,心脏疾病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在出现房颤或心力衰竭时,血栓会发生脱落,如果随着血流到达脑动脉后就有可能出现栓塞。第三,颅内血管出现发育异常,导致动静脉畸形,如动脉瘤破裂是引起青年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最后,在脑血管、脑膜受到炎症侵犯后,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病。
中风的脑血管介入治疗
临床上,中风后介入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就急性脑梗死来说,发病原因主要是脑部大血管出现突然堵塞,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生命体征不稳定、昏迷,甚至死亡等情况。而介入治疗的有效运用,可以在堵住的血管中放置支架,将血栓拉出,使血管实现重新开放,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介入治疗过程中,会在患者大腿根部位置股动脉插入一根比较细的导管,在X线的引导下,将导管送到供应脑部对应血管分支当中,将造影剂注射以后对图像进行记录,即脑血管造影。结合图像能了解脑血管出现的各种病变,通过针对性方式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神经介入治疗这种比较先进的手段实现。当然,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重视对中风患者血脂、血压的控制,预防疾病复发。
怎样预防中风?
(1)控制好“三高”:“三高”是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将这三方面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2)保证膳食合理:日常生活中饮食应做到清淡、低钠盐,一般来讲,每天摄入的盐含量应低于5克,并尽量少摄入动物性脂肪,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中风概率。(3)控制体重:控制体重不仅可以达到减肥减脂的效果,也能实现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减缓动脉硬化进程,减少中风概率。(4)积极戒烟:尼古丁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损伤,戒烟也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5)适当运动:合理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实现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降低中风发生概率。
邵阳市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陈贤平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