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世界母乳喂养周•科普 | 37℃的爱,跨越距离!新生儿母婴分离期母乳喂养全攻略

母婴分离(如宝宝早产)是许多新生儿父母不愿面对却又可能遭遇的情况。此时,母乳不仅是宝宝的最佳营养来源,更是建立亲子情感联结的纽带。

科学研究表明,即使在母婴分离期间,通过正确的母乳喂养支持措施,妈妈仍能为宝宝提供珍贵的初乳和持续的营养供给。下面为大家奉上这份全攻略,助力妈妈守护宝宝的成长。

初乳:不可替代的“液态黄金”

初乳是产后最初几天分泌的少量黏稠乳汁,呈淡黄色或透明状,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和生长因子,堪称新生儿的第一剂“天然疫苗”

对早期不能经口进食的早产儿,在出生后头几天,用亲母母乳涂抹口咽黏膜,可以促进开奶、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尽早达到全肠内喂养。

尽早开奶:建立泌乳的关键期

产后72小时是泌乳启动的黄金窗口期,即使母婴分离,妈妈也需通过科学刺激启动泌乳机制;即产后半小时内,最迟不超过6小时,早期以手挤奶优先,也可用吸奶器(建议电动、双侧),刺激乳腺,促进催乳素分泌。

正确挤奶/吸奶:

高效操作指南

(一)手工挤奶方法

1

洗手,母亲选择舒适的体位,尽量坐位,保持上身直立,身体前倾。

2

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距离乳头根部的2~3厘米处。

3

二指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

4

另一只手拿着盛放乳汁的容器,拇指和食指要先往胸壁的方向轻轻的下压,避免手指在乳房上滑动,损伤乳腺管。

5

反复挤压转动,一挤一放,不断更换方向,将乳房内每个乳腺管的乳汁都挤出来。

6

挤奶过程中,无需过分用力。

7

每侧乳房挤 3~5 分钟,两侧乳房交替进行,总时长不超过30分钟。

(二)吸乳器吸奶方法

1

吸乳前洗手、清洁吸乳配件、奶瓶,刺激喷乳反射(或利用吸乳器刺激泌乳模式)。

2

使用合适尺寸的吸乳护罩,使乳头在护罩中央保持其密闭,并确保乳房不受挤压。

3

选择最大舒适压力(逐渐调大吸力至略感不适再调低一档,能够耐受并感觉舒服的最大吸力),直至两侧乳房吸空,没有硬块。

4

吸奶时间15-20分钟。

乳汁收集、储存与运送:

守护每一滴营养

(一)收集乳汁

01

收集容器

使用专用的储奶袋或储奶瓶,确保其材质安全,且密封良好。储奶袋轻便、不占空间,适合大量储存;储奶瓶则更方便短期存放和直接喂哺。储奶前,务必将容器彻底清洗并消毒

02

收集注意事项

收集时母乳量不可超过容器容量的四分之三,以免冰冻后,体积增加损害储存容器。每次采集分开储存。不要将新鲜母乳加入到已冰冻的母乳中。根据宝宝的喂养量选择相应容量的容器进行储存,可以减少母乳解冻后的浪费。

03

密封与标记

封口前排出袋内空气,捏紧封条,并标注吸奶日期、时间及奶量,便于后续管理。

(二)储存方法

刚吸出的乳汁冷却至室温后

再放入冰箱

冷藏保存

冷藏温度设置在 2 - 4℃,可保存 24 小时。

冷冻保存

冷冻温度在 -18℃以下,可保存 3 - 6 个月。

同时,母乳需与冰箱里的其他物品分区存放,有条件者可单独使用一个冷冻格,避免交叉污染。

(三)运送乳汁

运送乳汁时建议使用绝缘性好的冰包放入冷凝袋进行运送。转运乳汁期间保持冰包盖紧密封,不要中途打开容器。运送时间超过18h,建议使用干冰。

维持泌乳量:

科学策略与心理支持

母婴分离期间

泌乳量易受

情绪、吸奶频率等因素影响

需多维度干预

01

规律吸奶

每2-3小时吸奶一次(夜间至少1次),24小时8-12次。每次吸奶时,保证两侧乳房排空,避免乳汁淤积。

02

营养支持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水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03

心理调适

通过冥想、听音乐、看宝宝照片或视频缓解焦虑,保持心情愉悦,建立信心。

04

合理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05

家庭与医护的协作

家人协助记录吸奶时间、奶量,给予情感支持;医护给予泌乳指导

母婴分离是暂时的,但母乳喂养的付出将成为宝宝一生的健康基石每一滴乳汁都承载着母亲的爱与坚持,请记住,您不是独自在战斗——医护人员、泌乳顾问和家人都将为您提供支持。科学喂养,静待花开!

来源 | 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组

文章 | 王皓月

责任编辑 美编排版 | 宣传中心

审核 | 王月娇 韩冬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世界母乳喂养周•科普 | 37℃的爱,跨越距离!新生儿母婴分离期母乳喂养全攻略